因政治需要、战乱逃难和经济谋生等原因有无数次大规模的人口迁移,也造就了许多名人。
论姓氏的影响力,王、李、张、刘、杨这些都是大姓,为什么要把钱姓排第二呢?这其中有什么渊源呢?这还得从一个人说起,他就是五代十国时的吴越国开国国君钱镠(liú)说起。
出身寒微,命里有福。同历朝历代大多数开国之主一样,钱镠同样出身寒微,并险些在刚出身时就遭遇夭折的厄运。钱镠出身于今天杭州临安大官山钱坞垅一个世代以农耕打鱼为生的普通农家。传说因为生下来的外表实在是太丑了,弄得钱镠他爹很不待见,就想直接把钱镠丢弃。好在钱镠的外婆可怜这个刚出身的婴儿,钱镠才侥幸得以存活。也正应了中国那句老话,大难不死,必有后福,钱镠后来的人生果然再次印证了这句老话。
乱世投军,立国封疆。钱镠从小就不喜欢读书,偏偏喜欢舞枪弄棒,这个倒是和五代其他很多割据者的特点相似。待长到十六岁年纪,钱镠干脆贩卖起私盐。在中国封建社会,盐、铁、马匹属于重要经济战略物资,统一由国家进行营销,禁止私人倒卖,一旦被查,是杀头的大罪。但也正因为利润的巨大,许多人也因此铤而走险。贩卖私盐的经历,使钱镠的身体、胆识得到极大的锤炼,也为钱镠储备了坚实的经济基础。大概也就是在钱镠贩卖私盐的时间,一贯喜欢舞枪弄棒的钱镠开始苦练硬弓长矛,并顺带读点孙子兵法。这其中的缘由已无法细究,但不安于现状,迫切改变现实处境,应该是钱镠同中国历史上大多数基业开创者所共有的特性。
乱世投军,立国封疆。身逢已无统一号令,比谁枪多地盘大的乱世,投军是像钱镠这样渴求功业,粗通文墨之人的最好选择。钱镠生命中的第一个贵人是前面讲到的,使其免遭夭折的外婆;那第二个贵人就是当时已经是在浙江拥有一定实力的董昌。因为钱镠武艺高强,并粗通兵法,经过一系列的出生入死,沙场征战,钱镠被董昌一路提拔,从普通一兵成长为董昌麾下的高级将领。
公元879年,同样是私盐贩子出身的黄巢领军侵犯临安。钱镠以少敌多,采用虚实结合,伏击侵扰等游击战术,阻止了黄巢的侵犯,钱镠由此声名鹊起,第一次受到了唐朝中央政府的重视。第二年,鉴于唐朝内乱四起,加之保护自己辖区的需要,董昌、钱镠联合各县地方武装,建立了八都军,钱镠被授予都知兵马使。钱镠注意团结各都力量,用心结识下层军官,并将自家兄弟、子侄都安插到部队中去,从而逐渐将八都军培养成自己的嫡系武装。
在通往个人建功立业的道路上,出身寒微的钱镠,先后依附刘汉宏、董昌两个地方实力派军阀,逐一扫平两浙境内其他敌对势力。公元882年,原先占据浙东的刘汉宏发兵西进,想要一举吞并占据浙西的董昌、钱镠。董昌、钱镠率领八都军据钱塘江御敌。钱镠利用钱塘江夜雾遮掩,突袭刘汉宏军营,取得首胜。最后亲自领兵在今天萧山西陵大败刘汉宏的十万大军,取得关键胜利,巩固了浙西根据地。并最终在公元886年,领兵攻破刘汉宏老巢越州,平定浙东。
刘汉宏的失败,使成为实际上的两浙控制者的董昌,野心膨胀,不再听奉唐朝号令,即位称帝。公元895年,唐朝封钱镠为浙东招讨使,让其讨伐董昌。但是钱镠感念董昌提携之恩,迟迟下不了决心。但董昌之后联合淮南杨行密偷袭钱镠的控制的苏州、杭州,这使得钱镠下定决心与董昌摊牌,最终在这场与老上级之间的的较量中,以钱镠攻克越州,获得全胜告终。董昌在被俘押送杭州的途中,跳水而死。在董昌称帝时,钱镠曾经写信劝董昌不要称帝,但董昌不听;董昌失败被俘后,按照唐朝的法令,董昌的家族人口共计五千余人,都应该被杀,而钱镠都将他们赦免而供养起来。
保境安民,留名后世。在刘汉宏、董昌相继被消灭后,钱镠拥有东西两浙,在公元902年、904年先后被唐朝封为越王、吴王,并在公元907年,被朱温的后梁封为吴越王,吴越国自此建立。
中国自古军阀和割据者大抵分为两类,一类,在占据些许地盘,有了一定势力后,野心膨胀,四处攻伐,想当天字第一号了;而另一类,则小心谨慎,只想巩固旧有地盘,在自己控制范围内作威作福,安心做一富家翁。而钱镠则是一个另类。从一介草民成长为一方诸侯的钱镠,对自己的实力和位置保持着清醒的认识。钱镠占据的东西两浙,身处北有后梁,南有南唐的四战之地,无险可守,自身实力也无法与这些实力雄厚的割据者争锋。钱镠在世期间,先后多次拒绝了其他割据政权劝他称帝的意图,并坚决向中原王朝纳贡称臣。终钱镠一世,除了与相邻的南唐政权经过三次大的战役后,境内基本上没再有大的冲突。
在对外没有攻伐战争,对内稳固确保无忧的情况下,钱镠专心进行境内治理。这其中,钱镠有两个大的功绩既造福于当时,也为后世所称颂。一是修建杭州城。从公元890年开始,钱镠就开始对原杭州城进行扩建和整改。经过十几年的经营,杭州逐渐具备了现在的规模和格局。钱镠对杭州的经营,为后续南宋建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为后续杭州的发展奠定了基调。二是治水。修筑海塘抗潮。在钱镠之前,每次钱塘江潮汛都给两岸民众造成巨大的人员和财产损失。从公元910年开始,钱镠开始对钱塘江进行筑塘修堤。修建过程中,钱镠克服钱江潮汛给工程带来的困难,最终建成共长33万8593丈的石塘。同时,钱镠也对西湖、太湖、鉴湖进行了疏浚。也正因为钱镠的罢兵安民,东南沿海人民在五代十国的乱世,避免了生灵涂炭,也使杭州的发展超越诸多中原名城,成为东南地区新的经济中心。
公元932年,享年八十的钱镠病逝。弥留之际,钱镠叮嘱众人坚守国策,不与中原王朝为敌。钱镠的继任者也忠实执行了钱镠的既定国策。并在北宋太平兴国四年,公元976年,举国献与北宋,使人民再次免遭战火。百家姓中的钱姓排第二,据说与此也有莫大联系。
放眼整个中国帝王史,钱镠名声不显,功业有限。但就是这样一个貌不惊人,出身寒微的小人物,在乱世中一刀一枪开创出自己的基业,并在割据之后仍能审时度势,宅心仁厚,保境安民,并顺应时势,造福子孙,为后世人民,尤其是两浙人民所敬仰。
千年悠悠,当你漫步钱塘江边,注视着江上浪花滚滚。也许, 因为治水功绩而被两浙人民尊称为“海龙王”的钱鏐,说不定正化身在这无尽浪花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