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姓郡望:
陶姓在漫长的繁衍过程中形成了许多郡望,如:
济阳郡:晋惠帝时分陈留郡置济阳国,后改为郡,治所在济阳(在河南省兰考东北),领济阳、考城(今民权县东北)诸县,辖区相当于今河南兰考、民权一带。东晋后期晋室南渡后,济阳郡被废黜。
丹阳郡:丹阳又称润州、丹杨郡,古地名。丹阳郡始建于西汉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由原鄣郡改置,治所在宛陵(今安徽宣城),下辖十七县,辖境相当于今安徽省长江以南,江苏大茅山及浙江省天目山脉以西、浙江省新安江支流武强溪以此地区。三国时期孙吴国移治到建康(今江苏南京),以后辖区缩小。隋朝灭后陈后废曾废黜,后隋炀帝又置润州,治所在延陵(今江苏常州),再以蒋州(今江苏南京)为丹阳郡。唐朝时期移治到丹徒(今江苏镇江)。北宋朝政和年间升为镇江府。明、清两朝乃至民国、现今的丹阳只是个县级建制,位于江苏溧阳旁边,紧靠长江。
浔阳郡:西晋朝永兴元年(公元304年)置浔阳郡,治所在浔阳(今江西九江)。唐朝时期改九江郡为江洲,唐朝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改为河阳郡,至唐朝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又复为江洲。
陶姓堂号:
堂号名称一般取自于郡号名或为纪念家族史祖或名人而自创。陶姓有爱敬堂、爱菊堂、崇德堂、寸阴堂、丹阳堂、殿亭堂、敦厚堂、广安堂、怀德堂、济阳堂、金玉堂、锦初堂、敬畏堂、敬义堂、连甓堂、留肼草堂、柳荫堂、明伦堂、彭泽堂、青益堂、庆云堂、孝堂、绍槐堂、世德堂、万福堂、万世堂、文德堂、五福堂、五柳堂、务本堂、霞秀堂、馨世堂、浔阳堂、燕翼堂、忆祖堂、运鹿堂、忠孝堂、忠荫堂等堂号。
部分堂号出典如下:
晋代诗人陶渊明(365? -427),为彭泽令,性清高,不愿为五斗米折腰,作《归去来辞》归隐。他在门前种了5 棵柳树,人称“五柳先生”。子孙以“彭泽”“五柳”“柳荫”为家族堂号。
陶渊明诗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句,子孙或以“爱菊”为家族堂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