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羊,读音作gōngyáng,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序为第四百二十位,在复姓中排序为第十二位。
公羊姓起源
源于姬姓,出自先秦时期鲁国的公孙羊孺之后,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据史籍《尚友录》上记载,公羊氏家族是先秦时期鲁国的公孙羊孺之后,“以王父字为氏”而得姓。春秋时期,鲁国有一位名望很高、才学出众的人物,叫公孙羊孺。在公孙羊孺的后裔子孙中,有取先祖上姓名中的“公、羊”二字为姓氏者,称公羊氏、公孙氏、羊孺氏等。使公羊氏为姓氏人,是战国时期的公羊高,相传他是著名的《春秋公羊传》作者。
不过,也有学者认为《春秋》三传之一的《公羊传》,起初只是口头流传,到西汉景帝执政时期才由公羊高的玄孙公羊寿和齐国人胡毋生(字子都)将其“著于竹帛”而成书流传后世。后来,有一部分公羊氏族人与其他冠有“公”字的复姓如公良氏、公建氏、公明氏、公孙氏等等省文简改为单姓公氏,这些复姓多是王公贵族的后代。
公羊氏族人除了简改为单姓公氏以外,还有孙氏、羊氏、孺氏等单姓,皆世代相传至今。公羊氏族人皆尊奉公孙羊孺为得姓始祖。
公羊姓得姓始祖——公孙羊孺
古代春秋时期,鲁国有一位名望很高,才学出众的人物,叫公孙羊孺。公孙羊孺的子孙,取祖上姓名中的公羊两字为姓,世代相传。可是到了后来,有一部分公羊姓的族人,就简化成公姓了。公姓是由许多姓如公良、公建、公明、公孙、公羊等简化来的,他们多是王公贵族的后代。故公羊氏的始祖就是公孙羊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