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读之八:“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的辨析1.伟人毛泽东,字润之。亦有文人将其—生,用“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来形容,或概括。常人读到雷霆、风雨之句时,亦会见到与此相关的一系列成语,如雷霆万钧、雷厉风行、风雨交加等。这
初读之八:“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的辨析1.伟人毛泽东,字润之。亦有文人将其—生,用“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来形容,或概括。常人读到雷霆、风雨之句时,亦会见到与此相关的一系列成语,如雷霆万钧、雷厉风行、风雨交加等。这些词,我们虽常用,但鲜知均源于此。既知其然,当知其所以然,有必要对其本义作进一步了解!
2.以经读经,有助于理解经文的古义,准确掌握本义。就解读该词组来说,不妨亦读一读《说卦传》的相关句文:“雷以动之,风以散之,雨以润之”;“动万物者,莫疾乎雷。挠万物者,莫疾乎风。”,“润万物者,莫润乎水”。这是在讲基本自然现象的功能,那末,与其相应的八卦,亦标示这些功能!不妨再读一读西汉刘安的《淮南子·天文训》的相关句文:“天之偏气,怒者为风,地之含气,和之为露。阴阳相薄,感而为雷,激而为霆,乱而为雾”。这是用阴阳学说解释自然现象生成之理,那末,与其相应的八卦,其阴阳爻的动变,亦必含此理!至此,当你再读“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是否似有点朦胧的“触类旁通”之感?
3.解读经文的前提,是要准确理解作者的思路,沿着他的思路,去理解其用词造句的本义,而不是用自已的思路,对经文借题发挥。南宋朱熹在《周易本义·系辞上传》中指出:“此章以天地造化之实,明作经之理。又言乾、坤之理,分见于天、地,人又兼体之也”。本章前五句是以实象明意象,余下各句则是以意象见于实象。这是在解读时必须注意的关节点!还要注意的同句中的前后呼应关系,古人作文十分重视。“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对应的是“刚柔相摩”;“日月运行,一寒—暑”对应的是“八卦相荡”。
4.“鼓”在此处究为何义?南师(怀瑾)用现代语言解释为:“代表(物理世界)那个生命的动能;那个冲动的能,臌胀,生长”。由此,我们解读“鼓之以雷霆”,是否可再拓展些理解:震卦,可以视作是坤卦底爻由阴爻变为阳爻,曾仕强老师称之地底下动。其因是天空中阴阳气流的搏击,其光为电,其声为雷,其迅猛之势,瞬间能撼动地底深处,故此卦名为震,其象为雷。震卦与雷一样,标示着催生万物的动能!(具有刚性)
5.“润”在此又为何义?与鼓之刚性相比,润具柔性,有顺之、湿润、滋润、润泽之义,解读润之以风雨,是否亦应从其对应之巽卦和坎卦说起:巽卦,可视作乾卦底爻阳爻动变为阴爻,曾仕强老师称之天下面动,其因是天空大气层阴阳(冷热)失衡则生风,它无孔不入,故此卦名为巽,其象为风。坎卦,可视作坤卦中爻由阴爻动变为阳爻,曾仕强老师称作地当中动。其因古人云:“天地之气和则雨”、“阴阳和为雨”(此处雨、水同义),它是无处不能渗透的。卦名为坎,可理解为欠土的地方,卦象即水(义从—方水土养一方人)。在本章此句中,巽卦与坎卦和其对应的风雨一样,均标示和展现它们滋润万物生长的功能!
《易经*系辞》辨析
初读之一:“天尊地卑,乾坤定矣。”的辨析 初读之二:“卑高以陈,贵贱位矣。”的辨析 初读之三:“动静有常,刚柔断矣。”的辨析 初读之四:“吉凶生”、“变化见”的辨析 初读之五:第一章思路的辨析 初读之六:“刚柔相摩”的辨析 初读之七:“八卦相荡”的辨析 初读之八:“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的辨析 初读之九:“日月运行,一寒一暑”的辨析 初读之十:“乾道成男,坤道成女”的辨析 初读之十一:“乾知大始,坤作成物”的辨析 初读之十二:“乾易坤简”的辨析 初读之十三:“天下之理得,成位乎其中”的辨析 初读之十四:第一章古义另译 初读之十五:“圣人设卦”的辨析 初读之十六:“观象系辞焉”的辨析 初读之十七:“明吉凶”、“生变化”的辨析 初读之十八:“吉凶得失”与“悔吝忧虞”关系的辨析 初读之十九:“变化·进退”与“刚柔·昼夜”关系的辨析 初读之二十:“六爻之动,三极之道也”的辨析 初读之二十一:“君子学《易》,玩索而得”的辨析 初读之二十二:《系辞上传》第二章古义另译 初读之二十三:“彖者,言乎象者也;爻者,言乎变者也。”的辨析 初读之二十四:“失得也;小疵也;补过也。”的辨析 初读之二十五:“爻者,言乎变者也”与“贵贱者存乎位”关系的辨 初读之二十六:“彖者,言乎象者也”与“齐小大者存乎卦”关系的 初读之二十七:“吉凶者,言乎其失得也”与“辨吉凶者存乎辞”关 初读之二十八:“悔吝者,言乎其小疵也;”与“忧悔吝者存乎介” 初读之二十九:“无咎者,善补过也”与“震无咎者存乎悔”关系的 初读之三十:“是故卦有小大,辞有险易。辞也者,各指其所之”的
初读之三十一:《系辞上传》第三章古义另译 初读之三十二:“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的辨析 初读之三十三:何以“知幽明”的辨析 初读之三十四:何以“知死生”的辨析 初读之三十五:何以“知鬼神”的辨析 初读之三十六:何以“与天地相似,故不违”的辨析 初读之三十七:“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故不过”的辨析 初读之三十八:“旁行不流,乐天知命,故不忧”的辨析 初读之三十九:“安土敦乎仁,故能爱”的辨析 初读之四十:“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的辨析 初读之四十—:“通乎昼夜之道而知,故神无方而《易》无体”的辨 初读之四十二:《系辞上传》第四章古义另译 初读之四十三:“一阴一阳之谓道”的辨析 初读之四十四:“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的辨析 初读之四十五:“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的辨析 初读之四十六:“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的辨析 初读之四十七:“显诸仁,藏诸用,鼓万物而不与圣人同忧,盛德大 初读之四十八:“显诸仁,藏诸用,鼓万物而不与圣人同忧,盛德大 初读之四十九:“显诸仁,藏诸用,鼓万物而不与圣人同忧,盛德大 初读之五十:“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的辨析 初读之五十一:“生生之谓易,成象之谓乾,效法之谓坤”的辨析 初读之五十二:“占”、“事”、“神”的含义及其关系的辨析 初读之五十三:《系辞上传》第五章古义另译 初读之五十四:一“广”二“大”三“言”四“配”的辨析〈上) 初读之五十五:一“广”二“大”三“言”四“配”的辨析〈中) 初读之五十六:一“广”二“大”三“言”四“配”的辨析〈下) 初读之五十七:《系辞上传》第六章古义另译 初读之五十八:“《易》其至矣乎”的辨析 初读之五十九:“夫《易》,圣人所以崇德而广业也”的辨析 初读之六十:“知崇礼卑,崇效天,卑法地”的辩析
初读之六十一:“天地设位,而《易》行乎其中矣”的辨析 初读之六十二:“成性存存,道义之门”的辨析 初读之六十三:《系辞上传》第七章古义另译 初读之六十四:静态的象。 初读之六十五:动态的爻 初读之六十六:敬慎的心 初读之六十七:谋定的行 初读之六十八:中孚卦九二爻辞的原义 初读之六十九:孔子对中孚卦九二爻辞的诠释 初读之七十:同人卦九五爻辞的原义 初读之七十一:孔子对同人卦九五爻辞的诠释 初读之七十二:大过卦初六爻辞的原义 初读之七十三:孔子对大过卦初六爻辞的诠释 初读之七十四:谦卦九三爻辞的原义 初读之七十五:孔子对谦卦九三爻辞的诠释 初读之七十六:乾卦上九爻辞的原义 初读之七十七:孔子对乾卦上九爻辞的诠释 初读之七十八:节卦初九爻辞的原义 初读之七十九:孔子对节卦初九爻辞的诠释 初读之八十:解卦六三爻辞的原义 初读之八十一:孔子对解卦六三爻辞的诠释 初读之八十二:《系辞上传》第八章古义另译 初读之八十三:天地之数的由来 初读之八十四:爻卦之数的由来(上) 初读之八十五:爻卦之数的由来(下) 初读之八十六:数显德行可佑神 初读之八十七:《系辞上传》第九章古义另译 初读之八十八:易有圣人之道四焉 初读之八十九:至精知来物 初读之九十:参伍以变之蕴义
初读之九十一:错综其数之内涵 初读之九十二:至变乃《易》之髓 初读之九十三: 至神在寂应 初读之九十四:《易》之特色: 极深、研几、唯神也。 初读之九十五:《系辞上传》第十章古义另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