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读之四十八:“显诸仁,藏诸用,鼓万物而不与圣人同忧,盛德大业至矣哉”辨析(中)1.本文解读“藏诸用”,辨析三个问题:其一,“显”与“藏”的关系;其二,“诸仁”与“诸用”的关系;其三,“显诸仁,藏诸用”的主体是谁?2.“显”
初读之四十八:“显诸仁,藏诸用,鼓万物而不与圣人同忧,盛德大业至矣哉”辨析(中)1.本文解读“藏诸用”,辨析三个问题:其一,“显”与“藏”的关系;其二,“诸仁”与“诸用”的关系;其三,“显诸仁,藏诸用”的主体是谁?
2.“显”与“藏”的关系:朱熹评注,“显”,自内而外也。“藏”,自外而内也。也就是说,“显”与“藏”,是外与内的关系。—般来说,“显”,指的是用,“藏”,指的是体。体“藏”于内,属阴;用则“显”于外,属阳。这当是无疑义的。
3.可是,按此理来解读此句,“显诸仁”中的“诸仁”,似当为用;“藏诸用”中的“诸用”,似当为体。似乎有些说不通呵!果然,在当今学者的译文中,亦是各异。
4.如有学者在其专著中,译成如此今文:“阴阳之道,明显表露出来的是对万物的仁爱,隐藏难知的是生成万物的功能”。还有学者在其《××大全》中,作如是说:“天道以仁爱的面貌显现使其恩泽普施天下万物,隐藏在日常生活中而不被察觉”。更有学者以“现代”散文诗的风格,写道:“通过养育万物,大地将她仁爱的厚德向我们显示出来。…,在大地仁爱里难道不是深深蕴藏着上天无形的恩德吗”。
5.拜读上述译文,品味其异同,受其启迪,这里的“诸仁”、“诸用”的本义究竟是什么?两者是怎样的关系?南师(怀瑾)指示:解读经典,最好是以经解经,最能切合本义。所以,带了这二个问题,重读了上文提及的《论语·里仁第四》和《中庸》。
6.“诸仁”与“诸用”的关系:首先要明确《系辞传》作者撰写该章的写作思路,是阐发“一阴一阳之谓道”的体用关系。前段着重论述其体用合一中之体(道);这段着重论述其体用合一中之用。其次从另二本经典中得到佐证:相对于“一阴—阳之谓道”的总体而言,“诸仁”侧重于人道而说,即仁义之道,又具体为中庸之孝、悌、忠、信等诸道;“诸用”的本体是“诸仁”,“诸用”讲的是“诸仁”、即中庸之孝、悌、忠、信等诸道,在人类各种交往生命活动过程中的具体应用。因此,“诸仁”与“诸用”的关系,就是上文所说明的体用关系,即“诸仁”为体,属阴;“诸用”为用,属阳。
7.在认识上,如何把“显”与“藏”的外内关系,和“诸仁”与“诸用”的体用关系,在“显诸仁,藏诸用”中统一起来?关键是要懂得:体用关系是相对的,即同一个概念,相对于什么时谓之“体”,相对于什么时又谓之“用”。“显诸仁”,乃阳中有阴;“藏诸用”,乃阴中有阳。“显诸仁,藏诸用”的本质,还是“一阴一阳之谓道”呀!
8.“显诸仁,藏诸用”的主体是谁?是“一阴一阳之谓道”,是应用之道。相对天人地整体,“诸仁”侧重于人道而说,即仁义之道,又具体为中庸之孝、悌、忠、信等诸道,而不是笼统地指“阴阳之道”、“天道”、“大地与上天”。
9.从佛学中“体、相、用”三者关系来解读“显诸仁,藏诸用”,是否可这样来理解:“体”,乃是“一阴一阳谓之道”,由内向外谓之“显”,依序是仁义之道,即人道、就是中庸之道;内显为“相”,即孝、悌、忠、信等“诸仁”;外显为“用”,即“诸用”,这种道,彰显在人类真实交往的各种生命活动过程中。
10.如上述辨析成立,将“显诸仁,藏诸用”,合译成今文,是否可这样表达:
11.“显”,自内而外;“藏”,自外而内。“显”与“藏”,是外与内的关系。“显”,指的是用;“藏”,指的是体。体“藏”于内,属阴;用“显”于外,属阳。体用关系是相对的,即同一个概念,相对于什么时谓之“体”,相对于什么时又谓之“用”。。“显诸仁,藏诸用”的本质,还是“一阴一阳之谓道”呀!
12. 相对于“一阴—阳之谓道”的总体而言,“诸仁”侧重于人道而说,即仁义之道,又具体为中庸之孝、悌、忠、信等诸道;“诸用”的本体是“诸仁”,“诸用”讲的是“诸仁”、即中庸之孝、悌、忠、信等诸道,在人类各种交往生命活动过程中的具体应用。因此,“诸仁”与“诸用”的关系,是体用关系,即“诸仁”为体,属阴;“诸用”为用,属阳。
13. 人类在“诸用”,即与其身心、与自然、与社会的各种交往的生命活动过程中,无不从善的一面,均能感受到以“仁爱”为本性的“诸仁”之道性的普遍、真实之存在!
(附:对一位好友关于古“诸”字义来信的回复:
谢谢您的宝贵提示!您的理解,就用法而言,是完全准确的!“诸”字用在句中,当“之于”解。
我之所以把“诸仁”当作词组来解读的理由是:
1.古文往往—字多义,取何义,首先取决于内容,其次因循于用法。
2.钱锺书老师,对此句专门考证作文,见《管锥编》第七十三页,谈的是“道无心无迹”、“天地不仁”,故不与圣人同忧。由此返思“仁”,仅指三才之道中的人道。再读出于孔子同一手笔的《论语·里仁篇第四》和《中庸》,仁道亦称中庸之道,具体表现为孝、悌、忠·信等道,潜藏于人类社会各类各级关系之中。
3.又有朱熹自内向外发散为显、自外向内凝聚为藏的评注,我揣摩把“诸仁”和“诸用”作为词组来理解,似乎更能通顺丰实些!(古文“诸”字亦有“各个”之义)。
4.君不见,《易经》译文各异,只要不离本义能自圆其说,有助于自己理解古义就可以了!之于各异是好事,有异才能比较,引发更深更新的思考!(南师怀瑾语)
十分有幸,能有您这样认真务实的朋友,一起切磋,共同提高,再次真诚地谢谢您!)
《易经*系辞》辨析
初读之一:“天尊地卑,乾坤定矣。”的辨析 初读之二:“卑高以陈,贵贱位矣。”的辨析 初读之三:“动静有常,刚柔断矣。”的辨析 初读之四:“吉凶生”、“变化见”的辨析 初读之五:第一章思路的辨析 初读之六:“刚柔相摩”的辨析 初读之七:“八卦相荡”的辨析 初读之八:“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的辨析 初读之九:“日月运行,一寒一暑”的辨析 初读之十:“乾道成男,坤道成女”的辨析 初读之十一:“乾知大始,坤作成物”的辨析 初读之十二:“乾易坤简”的辨析 初读之十三:“天下之理得,成位乎其中”的辨析 初读之十四:第一章古义另译 初读之十五:“圣人设卦”的辨析 初读之十六:“观象系辞焉”的辨析 初读之十七:“明吉凶”、“生变化”的辨析 初读之十八:“吉凶得失”与“悔吝忧虞”关系的辨析 初读之十九:“变化·进退”与“刚柔·昼夜”关系的辨析 初读之二十:“六爻之动,三极之道也”的辨析 初读之二十一:“君子学《易》,玩索而得”的辨析 初读之二十二:《系辞上传》第二章古义另译 初读之二十三:“彖者,言乎象者也;爻者,言乎变者也。”的辨析 初读之二十四:“失得也;小疵也;补过也。”的辨析 初读之二十五:“爻者,言乎变者也”与“贵贱者存乎位”关系的辨 初读之二十六:“彖者,言乎象者也”与“齐小大者存乎卦”关系的 初读之二十七:“吉凶者,言乎其失得也”与“辨吉凶者存乎辞”关 初读之二十八:“悔吝者,言乎其小疵也;”与“忧悔吝者存乎介” 初读之二十九:“无咎者,善补过也”与“震无咎者存乎悔”关系的 初读之三十:“是故卦有小大,辞有险易。辞也者,各指其所之”的
初读之三十一:《系辞上传》第三章古义另译 初读之三十二:“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的辨析 初读之三十三:何以“知幽明”的辨析 初读之三十四:何以“知死生”的辨析 初读之三十五:何以“知鬼神”的辨析 初读之三十六:何以“与天地相似,故不违”的辨析 初读之三十七:“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故不过”的辨析 初读之三十八:“旁行不流,乐天知命,故不忧”的辨析 初读之三十九:“安土敦乎仁,故能爱”的辨析 初读之四十:“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的辨析 初读之四十—:“通乎昼夜之道而知,故神无方而《易》无体”的辨 初读之四十二:《系辞上传》第四章古义另译 初读之四十三:“一阴一阳之谓道”的辨析 初读之四十四:“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的辨析 初读之四十五:“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的辨析 初读之四十六:“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的辨析 初读之四十七:“显诸仁,藏诸用,鼓万物而不与圣人同忧,盛德大 初读之四十八:“显诸仁,藏诸用,鼓万物而不与圣人同忧,盛德大 初读之四十九:“显诸仁,藏诸用,鼓万物而不与圣人同忧,盛德大 初读之五十:“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的辨析 初读之五十一:“生生之谓易,成象之谓乾,效法之谓坤”的辨析 初读之五十二:“占”、“事”、“神”的含义及其关系的辨析 初读之五十三:《系辞上传》第五章古义另译 初读之五十四:一“广”二“大”三“言”四“配”的辨析〈上) 初读之五十五:一“广”二“大”三“言”四“配”的辨析〈中) 初读之五十六:一“广”二“大”三“言”四“配”的辨析〈下) 初读之五十七:《系辞上传》第六章古义另译 初读之五十八:“《易》其至矣乎”的辨析 初读之五十九:“夫《易》,圣人所以崇德而广业也”的辨析 初读之六十:“知崇礼卑,崇效天,卑法地”的辩析
初读之六十一:“天地设位,而《易》行乎其中矣”的辨析 初读之六十二:“成性存存,道义之门”的辨析 初读之六十三:《系辞上传》第七章古义另译 初读之六十四:静态的象。 初读之六十五:动态的爻 初读之六十六:敬慎的心 初读之六十七:谋定的行 初读之六十八:中孚卦九二爻辞的原义 初读之六十九:孔子对中孚卦九二爻辞的诠释 初读之七十:同人卦九五爻辞的原义 初读之七十一:孔子对同人卦九五爻辞的诠释 初读之七十二:大过卦初六爻辞的原义 初读之七十三:孔子对大过卦初六爻辞的诠释 初读之七十四:谦卦九三爻辞的原义 初读之七十五:孔子对谦卦九三爻辞的诠释 初读之七十六:乾卦上九爻辞的原义 初读之七十七:孔子对乾卦上九爻辞的诠释 初读之七十八:节卦初九爻辞的原义 初读之七十九:孔子对节卦初九爻辞的诠释 初读之八十:解卦六三爻辞的原义 初读之八十一:孔子对解卦六三爻辞的诠释 初读之八十二:《系辞上传》第八章古义另译 初读之八十三:天地之数的由来 初读之八十四:爻卦之数的由来(上) 初读之八十五:爻卦之数的由来(下) 初读之八十六:数显德行可佑神 初读之八十七:《系辞上传》第九章古义另译 初读之八十八:易有圣人之道四焉 初读之八十九:至精知来物 初读之九十:参伍以变之蕴义
初读之九十一:错综其数之内涵 初读之九十二:至变乃《易》之髓 初读之九十三: 至神在寂应 初读之九十四:《易》之特色: 极深、研几、唯神也。 初读之九十五:《系辞上传》第十章古义另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