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名网 中国戏曲大全之梨园戏 戏曲梨园 正文

中国戏曲大全之梨园戏 戏曲梨园

  梨园戏是福建地区的一个汉族戏曲剧种之一,最初起源于宋元时期的泉州,和浙江的南戏合称为闽浙之音,是中国戏曲文化中的精髓,曾被誉为“古南戏活化石”。大家是不是对这个古南戏活化石很感兴趣?现在不妨就跟小编

  梨园戏是福建地区的一个汉族戏曲剧种之一,最初起源于宋元时期的泉州,和浙江的南戏合称为闽浙之音,是中国戏曲文化中的精髓,曾被誉为“古南戏活化石”。大家是不是对这个古南戏活化石很感兴趣?现在不妨就跟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梨园戏吧。


  简介
  梨园戏是福建省的汉族戏曲之一。梨园戏发源于宋元时期的泉州,与浙江的南戏并称为“搬演南宋戏文唱念声腔”的“闽浙之音”,被誉为“古南戏活化石”。梨园戏广泛流播于福建泉州、漳州、厦门,广东潮汕及港澳台地区,还有东南亚各国闽南语系华侨居住地

中国戏曲大全之梨园戏 戏曲梨园

  梨园戏是一种古老的戏曲剧种,至今尚保留不少南戏剧目和音乐。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已有“潮泉二部”的《荔镜记》刊本,可见当时梨园戏已经流行。清末,高甲戏在泉州地区迅速崛起,歌仔戏也随即在漳州、厦门地区广为流传,打城戏又以新的面貌出现,梨园戏因之受到了严峻的挑战,班社日益减少,范围日渐缩小,连厦门的梨园戏也改唱歌仔戏。十九世纪40年代末,梨园戏已濒临消亡。

  梨园戏有大梨园和小梨园之分,大梨园又分“上路”、“下南”两支,三种流派都有各自的“十八棚头”(保留剧目)和专用唱腔曲牌。宋时,行省称为路,闽南泉、漳一带人称上头的省份为上路,故“上路”戏系指由浙江传入的戏曲。其剧目较为古老,保留了不少南戏脚本,如《蔡伯喈》、《王魁》、《王十朋》、《朱买臣》、《刘文龙》、《孙荣》、《朱文》(即《朱文太平钱》,存有《赠绣箧》、《认真容》、《走鬼》三出)以及《苏秦》、《林招得》、《孟姜女》等。

  历史沿革
  梨园戏,流行于闽南方言区的泉州、漳州及台湾省,远至粤东潮、汕地区,并传入东南亚许多华侨旅居国。

  与浙江的南戏并称为“搬演南宋戏文唱念声腔”的“闽浙之音”,距今已有八百余年的历史,被誉为“古南戏活化石”。

  梨园戏,戏曲剧种。孕育于福建省泉州,流行于晋江、龙溪地区及厦门、台湾省闽南方言区域。东南亚各国华侨聚居地,也有演出活动。梨园戏历史比较悠久,至今尚保留 梨园戏音乐。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已有“潮泉二部”的《荔镜记》刊本,可见当时梨园戏已经流行。梨园戏有大梨园和小梨园之分,大梨园又分“上路”、“下南”两支,三种流派都有各自的“十八棚头”(保留剧目)和专用唱腔曲牌。宋时,行省称为路,闽南泉、漳一带人称上头的省份为上路,故“上路”戏系指由浙江传入的戏曲。其剧目较为古老,保留了不少南戏脚本,如《蔡伯喈》、《王魁》、《王十朋》、《朱买臣》、《刘文龙》、《孙荣》、《朱文》(即《朱文太平钱》,存有《赠绣箧》、《认真容》、《走鬼》三出)以及《苏秦》、《林招得》、《孟姜女》等。

  艺术特点
  规制
  梨园戏保存了宋元南戏的诸多剧作、唱腔和演出规制。它分小梨园(儿童演员的班社)和大梨园(过去成年演员的班社)的"上路"、"下南"三个流派,每个流派各有号称"十八棚头"的保留剧目,保存了《朱文》、《刘文龙》、《蔡伯喈》、《王魁》等25种南戏剧目。"棚"是梨园戏传统的演出场地,演出前需要举行"献棚"仪式,供奉戏祖师田都元帅,之后才开始扮角、跳加官。整个梨园戏的音乐唱腔属于南曲系统,伴奏以箫弦为主,一字多腔,语言用泉州方言。曲牌体式有:套曲、集曲、过曲、慢、引、近、小令和唐宋大曲的衮等。梨园戏的曲牌来源于唐宋大曲和法曲、民间音乐、弋阳腔、青阳腔、昆腔等,其中保留了相当一部分的古曲,如〔摩诃兜勒〕、〔太子游四门〕、〔霓裳羽衣曲〕等。它的三个流派各有其专用的曲牌和独特的风格,同时,还专曲专剧,每个剧目都有一些专用曲调,其它剧目不能再用。在唱念方面,要求"明句读",讲究"喜怒衰乐,吞吐浮沉"。各派的唱腔风格也各有特点,上路老戏比较古朴劲健,下南老戏比较明快粗犷,小梨园则比较委婉纤细,有独唱、对唱、轮唱、合唱等演唱形式。

  曲牌形式
  梨园戏由于使用泉州方言歌唱,融合部分汉族民间音乐,形成了独特的梨园戏南曲唱腔,曲牌联套,一出戏中,既可以用一种宫调中的曲牌连缀,也可以用不同宫调中的曲牌组套。每个传统剧目都有一套专用曲牌,曲牌形式有集曲、慢、引、小令等。梨园戏还使用犯调集曲,有二犯、三犯、四犯、九联串、巫山十二峰、十八学士、十三腔等,如《昭君出塞》中的[山险峻],又叫[十三腔],有四个管门、十三个曲牌联成。

  旧制
  梨园戏的乐律和乐器方面还沿用唐代旧制,伴奏乐器有琵琶、洞箫、二弦、三弦、唢呐等;打击乐器以鼓、小锣、拍板为主。与其它剧种的锣鼓经不同,鼓用音色浑厚的"南鼓",伴奏时将左脚压在鼓面上,作不同位置的移动,配合鼓槌打出轻重不同的鼓点,用这种"压脚鼓"的特殊技法制造气氛,烘托情绪。

  音韵
  梨园戏在音韵上保留了许多古语言。方言土腔一律以泉州音为准,但也注意到不同人物身份与地方色彩,在有的剧目中还保留了地方土音和古音。在"上路"戏的剧目《朱买臣》中,保存了很多朴素生动的科诨和古代泉州的汉族民风民俗。小梨园的剧目文词优美。显然是经过了文人的加工。情节的处理也有独到之处。梨园戏的表演整体上比较优雅和细腻,中规中矩,颇有法度。

  表演
  梨园戏的表演优雅细腻,有一套极其独特、严谨的基本程式,称为"十八步科母",对表演的手、眼、身、步等的每个动作都有严格的规定,如"举手到目眉,分手到肚脐,拱手到下颏"等,大、小梨园的表演只有粗犷与细腻之差异。除十八科母外,各行当都各有自己特殊的科步身段,如官生与末行的"十八罗汉科",净与官生的"马鞭科",老生的须功,生、旦的扇法及眼法,也各有成套的程式。其中,遗存了一些傀儡动作,载歌载舞,古朴、幽雅、细腻,别具风格。

  梨园戏还根据人物和戏剧情节的需要,创造了"十八雨伞科"。如《孟姜女送寒衣》中的单人伞舞,表现人物顶风冒雨艰难地行进。其中有表现遇雨的张伞,怕水泥泞的蹑足撑伞,逆风斜风的顶伞,狂风四起的旋伞,暴风起伏的升降伞、飘伞、放伞等表演动作,组成了一套伞舞表演。

  因为所有传统戏目都是文戏,没有武打场面。所以如有战斗或动武情节,都用台词交代,作暗场处理(个别武打场面也独具一格),必须要做的武行表演,也用特有的身段示意,舞而不武。

  化装
  化装比较简明,旦角抹胭脂、水粉,小旦有时在额中写一个"小"字,大旦写"大"字,或者点一个红点,老旦系黑头巾,丑角只涂白粉,女丑角的化装比较夸张,整个脸涂白粉,两颊搽大红胭脂,假髻上还插树枝,花脸基本只有黑白两色,线条少,简单明快,有些角色如天官、魁星等必须戴面具。服装简朴,旦角除外,一般穿衫和裙,没有水袖。小旦穿衬裤加围巾。其他生、外、老旦、净、丑的水袖都非常短,所以没有水袖表演。演出排场比较简单,戏台称为"棚",台下帮腔叫"棚下唱",对台戏叫"对棚",在闽南,除少数大寺庙有固定戏棚外,一般都是临时搭棚,道具也只有一条条凳。

《中国戏曲大全之梨园戏 戏曲梨园》来源于网络。本文任何之观点,皆为交流探讨之用,不构成任何建议,也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地址: https://www.qiming0.com/article/21031/9125424.html

相关推荐

韩姓男宝宝怎么起名才是好名字? 韩姓男孩名字

韩姓最早活动于春秋时的晋国,后经过韩国几次迁都,从而得以迅速繁衍。当代,韩姓主要分布在北方的河南、陕西、山西、甘肃、河北、辽宁等省,南方则以江苏、安徽、浙江、湖北、福建等省为主。韩姓男宝宝名字韩瑞墨 韩承意 韩阳斌 韩才良 韩嘉宇 韩嘉平 韩浩弘 韩逸昂 韩俊喆 韩景中 韩明俊 韩兴平 韩炳君韩承健 韩伟诚 韩丰羽 韩晨名 韩智鑫 韩雪风 韩泽洋 韩梓祥 韩修筠 韩彦晖 韩
韩姓男宝宝怎么起名才是好名字? 韩姓男孩名字

给午时猪年出生的左姓女孩起名取什么名字好 猪年黄姓起名大全

左姓女孩出生在寓意着吉祥富饶的金猪年午时起名怎么取,是很多家长关心的问题。午时生人【11:00-13:00出生】   为人春风和气,改换祖业,初限中限吉利,宜持斋作福,十三,三十二,三十六,四十九有疾,过此七十八岁之寿。   论子午卯酉时   子午卯酉四客高 为人聪俊逞英豪 多有兄弟难倚靠 一双父母不相交   时初时末为伴
给午时猪年出生的左姓女孩起名取什么名字好 猪年黄姓起名大全

八字喜木的蔡姓男宝宝怎么取名更霸气? 八字喜木

在易经里,男为阳,女为阴,所以男孩子起名字要用阳刚的字为好。女孩子要选用阴柔的字为好。然后再根据八字的用神选择适用的字。蔡姓男宝宝八字喜木名字蔡国懿 蔡国占 蔡国易 蔡国优 蔡国东 蔡国景 蔡林懿 蔡林成 蔡林信 蔡林希 蔡林彬蔡林剑 蔡业军 蔡振业 蔡创业 蔡成业 蔡业成 蔡兴业 蔡殿国 蔡秉国 蔡鹏国 蔡修国蔡卫国 蔡武国 蔡业贵 蔡启业 蔡业红 蔡开业 蔡业忠 蔡华业 蔡林
八字喜木的蔡姓男宝宝怎么取名更霸气? 八字喜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