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的节气表中,可以发现的东西有很多,我们的农历中主要的都是跟早期的农业耕作的规律来决定的,其中的二十四节气是我们生活中最直观的体现,今天就是要看看在节气中小寒和大寒的区别。
小寒为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3个节气,也是冬季的第5个节气,标志着冬季时节的正式开始。
“寒”表示寒冷的程度,小寒和大寒、小暑和大暑,都是反映温度变化的节气。那么到底“小寒”冷还是“大寒”冷呢?
很多人从字面意思上望文生义,认为小寒没有大寒冷,其实理解不正确,冬季最冷的时段是三九,而小寒正好是在三九,另外根据往年的气象资料显示,很少有大寒的气温低于小寒,也就是说通常小寒比大寒冷(个别年份除外)。
小寒期间,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的气温在零下,北京的平均气温是一5℃上下,东北地区则更低,在-20到-30℃左右。华南的气温也比较低,在5℃左右。
其实不管是小寒还是大寒,到底哪个最冷,这往往与当年前期一段时间冷暖情况有关,与当年大气环流形势有关,还与相对强的那一次冷空气过程出现在哪个时段有关,出现在中旬,小寒就偏冷,出现在下旬,大寒就偏冷。
人们根据节气规律,流传了很多关于气温寒冷的谚语:
小寒胜大寒,常见不稀罕。
小寒节,十五天,七八天处三九天。
冷在三九,热在中伏。
小寒大寒,冻成一团。
三九、四九不下雪,五九、六九旱还接。
三九、四九,冻破碓臼。
小寒大寒不下雪,小暑大暑田开裂。
草木灰,单积攒,上地壮棵又增产。
小寒暖,立春雪、小寒寒,惊蛰暖。
由于小寒天气冷,所以要注意防寒防冻,注意保暖和饮食,对于农作物同样也要注意防冻,避免由于寒冷导致的损失。
小结:中国的二十四节气有很多有趣的说法,大家在生活中可以多多关注啊,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