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春,是立春的俗称,在打春的时候有很多的习俗,这些习俗在很早之前就开始有了,一直延续到现在,有一些好玩有趣的风俗还是挺受欢迎的。比如打春牛,起源很早,盛行唐代和宋代。一起往下了解下打春牛的来历吧。
鞭春牛,又称鞭土牛,起源较早,后来一直保存下来,但改在春天,盛行于唐、宋两代,尤其是宋仁宗颁布《土牛经》后使鞭土牛风俗传播更广,为民俗文化的重要内容。鞭春牛的意义,不限于送寒气,促春耕,也有一定的巫术意义。山东民间要把土牛打碎,人们争抢春牛土,谓之抢春,以抢得牛头为吉利。另外还有采茶祭春牛活动,湖北地区还举行龟子报春活动。除了皇历上有春牛图外,各地年画中也普遍刻印春牛图,作为春节期间的吉祥图。
牛是春耕的主力,从古到今牠都要抢先登场,而作为古老的民俗“鞭春牛”则是民俗记忆中的最惹人瞩目的一道靓丽的风景。“鞭春牛”,又称“祭春牛”,俗称“打春牛”,又名鞭土牛、唱春牛、跳春牛、春牛会,简称“鞭春”、“鞭牛”、“打春”,以致将立春称之为“打春”,至今流传在老百姓的口中。
古人向有残冬出土牛送寒气的习俗,《周礼·月令》冬之月,命有司“出土牛以送寒气”出,作也。后来发展为用特制的鞭子打做好的土牛。鞭春牛,又叫鞭春的习俗兴起于西周时期,高承《事物纪原》:“周公始制立春土牛,盖出土牛以示农耕早晚”。到了汉代,鞭春牛风俗已相当流行。到了汉代,立春日清晨,京城百官身着青衣、戴青帽、立青幡,送土牛于城门外,官员执鞭击土牛,以示劝农的迎春,这种仪式,已经固定下来,并传到了各郡县。鞭春牛之后,老百姓哄抢碎牛的散土,认为“土牛之肉宜蚕,兼辟瘟疫”。争来抢去,成了一个热热的“鞭春节”或“鞭牛节”。
唐代,鞭春牛活动相沿成习。唐代以前,土牛、芒神(即句芒,司春之神)的颜色人们不太讲究,而到了唐代,则土牛、芒神的颜色则要“各随其方”,即一座城中,东西南北四门各造一土牛、芒神,其颜色必须与城门所在的方位相对应,如城东青色、城南赤色、城西白色、城北黑色。
宋代鞭春牛更加普遍,《东京梦华录》:“立春前一日,开封府进春牛入禁中鞭春”。宋仁宗颁布《土牛经》后,鞭春牛之风日益活跃,由宫廷、官署而遍及乡里,使鞭土牛风俗传播更广,以至成为民俗文化的重要内容。“小儿着鞭鞭土牛,学翁打春先打头”杨万里《观小儿戏打春牛》一诗生动地记述了宋代鞭春牛活动。
宋代鞭春牛时四门均都打开,各出土牛,牛身饰彩,鼓乐相迎,由人妆扮成主管草木生长的句芒神,鞭打春牛。地方官行香主礼。一方面宣告包括农事在内的一年劳作的开始,一方面祈祷当年的丰收。宫中也举行由皇帝主礼的“鞭春”仪式。市民们则纷纷上前抢夺春牛等物,以兆利市。时人认为,“得牛肉者,其家宜蚕,亦治病。”街市上多有泥制的小春牛出卖。为了满足百姓喜欢春牛的美好愿望,弥补了市民未抢到土牛的遗憾,府前左右还专门仿效制作的小春牛出卖。这些小春牛花装栏坐,上列百戏人物,非常漂亮。人们争相购买,或将其带回家中当作艺术品欣赏,同时以求吉祥如意。《岁时广记》载:“立春之节,开封府前左右百姓,卖小春牛,大者如猫许,漆涂板而牛立其上;又加以泥为乐工,为柳等物。其市在府南门外,近西至御街。贵家多驾安车就看,买去相赠送。”于是春牛不仅是迎春仪式上的主角,也成了新春之际的吉祥物。而在不搞鞭春仪式的广大乡村,人们盛行在墙上粘贴春牛图,以观四时节序。
鞭春牛,一般以四人抬泥塑春牛为象征,由春官执鞭,有规劝农事、策励春耕的含义,也是喜庆新春、聚会联欢的形式。男人们“鞭春”时,女人们“戴春”,她们头戴色彩艳丽的头饰,也用裁剪的春燕、春蝶做饰物,老人和孩子则不忘“咬春”,也就是吃春卷、春饼。
鞭春牛活动最初主要在中原地区进行,是以汉族为主的迎春习俗。唐代以后逐渐向全国各地扩散,而且直接影响并传入到了北方的契丹、女真等少数民族之中。辽穆宗应历九年(969年)正月己丑,也就是1040年前立春这一天,便备好酒,“命殿前都点检夷腊葛代行土牛礼”(《岁时广记》)。契丹人并于立春这一天举行“立春仪”:皇帝入殿,拜先帝画像、进酒,臣僚再拜。然后皇帝代“幡胜”(冠上的巾饰),并以等第赠臣僚幡胜,“于牛前上香,三奠酒”,由司仪“报春至,鞭土牛三匝”,还有“撒谷豆”、“击土牛、食春盘”等仪式。同样,金朝也继承了鞭春牛这一迎春的习俗。《金史·海陵纪》明确记载:“立春,观击土牛”。而在金人的诗歌中记载鞭春牛的习俗更是屡见不鲜。“争牛击鼓欲惊雷”(岳春甫:《立春》)、“土牛已着劝牛鞭”(朱弁:《善长命作岁除日立春》)是金代在立春时节鞭春牛风俗的真实写照。
鞭春牛的风俗,也传到了蒙古族建立的大元王朝。受汉地风俗的影响,元代宫廷中亦有了迎春牛、鞭春牛等活动。每年立春前,太史院先要奏报立春具体日期,并且移文宛平县或大兴县,准备春牛、句芒神等。立春前三天,太史院、司农司请中书省宰辅等官员一同在大都齐政楼南迎接太岁神牛。立春当天清晨,“司农、守土正官率赤县属官具公服拜长官,以彩杖击牛三匝而退。土官大使送句芒神入祀。”(《析津志辑佚·岁纪》)中书省户部向皇帝、太子、后妃、诸王、宰辅及各种中央官衙进送春牛。
到了明代,迎春礼仪更加广泛。《明会典》中明确规定了《有司鞭春仪》,除用土牛迎接春天的到来,通过验占散病逐疫、祈求丰收、祈求吉利财旺以外,鞭春牛的习俗更加引起人们的重视,认识也有了很大的提高。认为鞭春牛之土一可以涂灶却虫蚁,二可以宜桑宜畜,三可以得春为吉。
清代,鞭春牛活动蔚然成风。方志不乏记载。清末时期又改用纸牛,即以竹为骨架,外糊以纸。随着东北的开发建设,鞭春牛的习俗再次传到东北,辽宁、吉林、黑龙江地区在春天到来的时候,均有鞭春牛仪式。光绪《吉林通志》(记述地域包括今黑龙江省东部地区),民国《海城县志》、《开原县志》、《辑安县志》、《锦县志》、《双城县志》等志书对此均有记述。
小结:打春牛也叫鞭春牛,意义是送寒气,促春耕。这个风俗在每年的立春都是很受欢迎的,可以通过一些习俗祈求丰收和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