俚语:是指民间非正式的语句,它比较偏口语,一般是人民在长期的社会活动中总结出来的通俗易懂的语句。俚语是一个民族语言文化的沉淀,中国语言文化博大精深,俚语数都数不清,现在小编就带大家去看看重庆方言的俚语,感受一下重庆人民特有的社会活动产物。
宝器:像活宝爱出洋相又带傻气的人。“宝器”一词发源于重庆,是重庆人的口头禅。“宝器”本指宝物一类器物,供人把玩。言行土俗而带傻气的人常被人耍弄,因而被称为宝器。也有人叫作“宝气”,当指宝器之人表现出来的傻气,非指宝器之人。相当于“宝里宝器”。
(1)样子土惨了,偏偏还喜欢打领带穿西装,还操一口秀普,硬是宝器一个。
(2)那个宝器,经常遭别个逗起耍。
背时:意即悖逆时运,倒霉。有的写法是“背湿”,这个背湿与我们重庆的天气有关,雾都重庆深秋阴雨连绵,衣裳洗了一个星期不干,穿上身背肯定湿,人“背湿”了处处触霉头子——上电车挨车门夹,喝稀饭把舌头烫了,饭后散步,踩到没铁盖的下水道洞洞里去了。凡是背湿鬼都抱怨重庆的鬼天气。还有个俗语就是,乌龟淋雨——背湿。不过,这个俗语很生动很形象。挨雨淋了,长霉,霉起冬瓜灰了,形容人晦气透顶。
(1)劝你不听,总有一天该背时的。
(2)你活该背时。
方脑壳:意即傻人、笨人,是骂人的话。正如方言电视剧中唱道:“方脑壳、哈戳戳、祸事来了跑不脱。”在重庆方言中,“脑壳”家族,个个是哈脓包,“哈儿师长、方脑壳、轻脑壳、猪脑壳、木鱼脑壳、灰面脑壳、没长脑壳”。哈儿:人太傻,太憨,太笨,抑或是太天真可爱,常被人喊作“哈儿”。“哈儿”的意蕴丰富,形无定形,义无定义,神戳戳、宝筛筛、乐呵呵、筋绊绊、瓜兮兮、憨痴痴。
(1)你个哈儿,杂个不晓得把钱要回来嘛!
(2)你硬是哈到家了哦。
的的儿/哈哈儿:重庆话“的的儿”形容数量极少,即普通话说“一点点”。旧社会天花流行,熟人相遇,面对面,互相数点点儿,犯忌,所以方言中的“点点儿”就改成了“的的儿”。“哈哈儿”,表示时间短暂,一下子,一会儿。
(1)“放不放辣椒,要不要葱花儿?”(吃小面,问客人)——“放的的儿”(回答)
(2)啷个急啊,我还没弄好,等我哈哈儿嘛。
铲铲:这里的“铲铲”不是指作为劳动工具的铲子,“铲铲”是旬常用的重庆方言,说“铲”不见“铲”,子虚乌有。“说个铲铲”的意思是说话不算话,说了也白说,说了等于“圈圈”(零)。吃个铲铲,看个铲铲,买个铲铲,要个铲铲等,都带着浓浓的失望语气。(1)走,我们去逛哈垓(街)。(提议)——逛个铲铲,我钱都没得了。
(2)你说个铲铲!
猫煞:煞同杀,凶神也。猫煞是威猛、烈性,好厉害的意思,猫煞得邪了门,重庆话叫“发猫二毛”。
(1)小伙子好猫煞哟!(娶了个啷个漂亮的姑娘)
(2)梁山好汉108将,36天罡星,72地煞星。个个烈性,个个猫煞。
不存在:意即没什么,没关系。自从“不存在”这句俚语在山城流行,以往那些粗话脏话,什么干燥呀,猫煞呀,出血呀,拉爆呀都收敛了起来,说话显得含蓄、深沉,有分寸。
(1)A:“听说你哥子摆了个面摊,找钱惨了,硬是搞肥喽。”
B:“咳。不存在。”
(2)甲:“对不起,踩了你的脚。”
乙:“不存在。”
空了吹:意即没有时间陪你,懒得理你,不相信你。重庆人闲聊,一般说“摆龙门阵”、“冲壳子”、“吹牛”等,这里的“空了吹”可能是受了“吹牛”的启发而发明创造出来的,是非常戏谑的一句言子。
听听下面的精彩对白:
A:“哥子,烫火锅去,我请客。”
B:“钱呢?”
A:“等下个月发工资。”
B:空了吹!
空了吹,要有空了才能吹。重庆人忙,爬坡上坎挤车搓麻将,没有一丝空闲。
雄起:重庆崽儿怪,在大田湾看球,不喊“加油”喊“雄起”,在重庆喊还不过瘾,上成都喊,成都人说,喊得巴实,也跟着喊。随着四川足球迷狂热的呐喊,这个词真的是冲出了四川,震撼了全国,走向了世界。众所周知,重庆的球迷都是些铁杆球迷。伴随着“雄起”的是重庆人独特的性格和特有的巴渝文化。细细揣摩,“雄起”确实有点不雅,但它也是一种地域文化的表现。
霸道:形容特别好,相当于普通话的“厉害”。据说,这是重庆人吃辣椒给
辣出来的一句俚语。重庆崽儿干燥,烈性,霸道二字不离口。
(1)格老子勒海椒硬是霸道哩!朝天椒嗦?!
(2)马拉多纳球踢得霸道;刘晓庆戏演得霸道。
(3)八月天连睛高温,红火大太阳,热得霸道!
捡帕和:占便宜,捡现成,图方便省事的意思。
(1)别人煨热和的被子,钻进去就睡,捡帕和。
(2)老太婆进菜市场,捡了个帕和,一块钱就买了五斤菜
一般拉撒:一般拉撒就是是一般,拉和撒都是虚词,没有意义,凑足音节,但听起来很过瘾,跟“骇人巴沙”的“巴沙”作用一样。“一般”二字太平淡了,缺少特色。一般拉撒与Y货、谢市货、簸箕货、孬火药、烂渣窝儿、没得名堂等俗语意思差不多,但听起来没有那么刺耳,唐赛人而不露痕迹,不伤和气。
(1)考得如何?一般拉撒。
(2)宴席酒菜如何?一般拉撒。
(3)老板生意近来如何?一般拉撒。
遇得倒你:这是重庆人的口前话,遇好事、温馨事,很少直接这样讲的。逢上烦心事,忿忿然,是必定要出这口恶气的。
(1)呸,老子遇得倒你!(街边漫步,一盆洗脚水从天而降)
(2)老子遇得到你哦,啷个晚 (某人迟到了,等了好久)
撇脱:意即洒脱、爽快、干净利落。人间有繁琐有撇脱。撇,指丢开。《水浒传》第二十六回:“小人买卖撇不得,不及奉陪。”脱,轻快貌。《淮南子·精神训》:“则脱然而喜矣。”这词很早在宋代就出现了,《朱子语类》卷九十四:“要之,持敬颇似费力,不如无欲撇脱。”《二刻拍案惊奇》卷九:“撇妥些,我要回去,这事做得不好了,怎么处?”现在还有简单、容易、轻松等义。
(1)说起撇脱,但做起来难。
(2)今天没买菜,吃撇脱点儿。
幺不倒台:台指戏台、舞台,幺指末尾。幺台就是戏演完了。川剧的一个专门术语,戏散场叫幺台。所以,幺台就引申为结束的意思。戏演得好,会接二连三地谢幕,幺不倒台。舞台表演,当然是越幺不倒台越好。可是日常生活中。这句俚语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巴蜀俚语妙趣横生,一词多义。
(1)你的那本书,幺台没得?(结束)
(2)他乱整一伙,二天才幺不倒台哦。(下不了台)
(3)拽啥子拽嘛,90分就幺不倒台嗦!(了不起,耀武扬威,骄傲自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