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锡伯族是新疆13个世居民族之一,是通过西迁而来屯垦戍边、保卫边疆、建设边疆的一个古老的民族。有人就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要定在伊犁屯垦戍边?下面,小编要详细介绍锡伯族军民屯垦巩留的历史,一起看看吧!
西迁屯垦戍边的历史背景
1、伊犁的战略位置
自古以来,伊犁战略位置非常突出,伊犁在亚洲中部地带,处于四方交通汇聚之地,历史上曾是古代草原丝绸之路必经之地,也是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枢纽,同时伊犁资源极为丰富,整个伊犁河谷就是一个巨大河谷草原地带,水源纵横交错,宝石矿产更是不计其数,自古有着“塞外江南”的美誉。今日曾经有联合国官员,在筹建“欧亚大陆桥”时在考察,认为如果将伊犁的水土资源充分利用可以承载几千万的人口,从一个侧面反映伊犁丰富的资源。
正是因为伊犁地理位置突出,同时资源丰富,使伊犁自古以来便是一个重要的军事要塞,战略地位极为突出,对中国西北和整个中亚影响巨大,成为兵家的必争之地。古代匈奴、突厥、蒙古无不如此,依托伊犁雄居中亚并向四方扩展。期间成吉思汗的蒙古大军巨大的代价修筑了通向伊犁的通道——四十八桥(即今日的伊博交界的果子沟),每座木桥可载重12000斤,堪称新疆交通史中的一大奇迹,在伊犁滋养兵马,进而发动对欧洲三次西征,开创了世界历史上疆域最为辽阔的帝国。
2、清代新疆的内乱
有清一代,准噶尔部之乱成为清代最大的边患,其首领噶尔丹与沙俄以及西藏势力勾结,以伊犁为中心,攻略喀尔喀蒙古,袭击青海、西藏,侵扰哈萨克、布鲁特,清帝多次动用重兵亲征先后历时70年才予剿灭。其后新疆南部的大小和卓又揭竿而起,在天山南北进行武装叛乱,清政府又动用重兵历时二年作战才平息。准噶尔部和大小和卓的叛乱对于清政府影响甚大,耗费了巨大的清政府大量的国力。
3、清代新疆外部的侵略势力
17世纪末开始,近代西方诸多的强权势力为实现欧亚霸权,控制中亚,直逼中华腹地也纷纷染指伊犁。妄图打开伊犁这一我国的西大门,通过夺伊犁而占整个新疆,占新疆而取得中亚霸权,进而分割吞并蒙古、西藏,切断中原与边疆的经济命脉进而包围中华腹地。因伊犁地区民族成分复杂,为多民族、多宗教、多文化的汇聚之地。这些强权势力便一直利用民族问题制造事端战火,企图打开中国的门户,期间特别是沙俄采取步步为营的碉堡政策,逐步向我国西部领土推进,虎视伊犁,频频制造事端,准备随时吞并,此外在大洋彼岸的英国、日本更是时刻关注这里,派出爪牙以探险考察、传教、通商等各种名义开展渗透活动,为其武装侵入做好准备。
4、清政府对伊犁的战略部署
鉴于伊犁重要的战略位置,清政府形成了“取伊犁定中亚”、“保伊犁以保新疆,保新疆以保蒙古,保蒙古以卫京师”的战略构想。
鉴于伊犁在御敌安内中的重要作用,在伊犁惠远设立清朝四大将军府之一的伊犁将军府,统领全疆军政事务,构建了以伊犁为中心的军事防御网络体系,在防御沙俄的同时加强对天山南北的管辖,设立100多个卡伦和台站,所谓的卡伦就是军事要塞和哨所。伊犁将军坐镇伊犁,管辖天山南北。使伊犁成为当时新疆政治、经济、军事中心,即当时新疆的首府。
但驻守伊犁甚为不易。从宏观角度上看,伊犁与中原内地相隔数千公里,其间更有戈壁沙漠相重重阻隔;从局部角度来看,伊犁河谷地形以东北南三面环山,被天山所包围,唯一的开阔处则面向边境,且边境线辽阔,使得军事驻防御敌条件较为艰难,遇到战事,其后勤补给、兵力补充均十分困难,易攻难守,属于死战之地。
伊犁将军府设置后,由于伊犁兵力空虚,军事防务压力大,除了换防军外,更需要能够长期驻防且具有较强战斗力的驻防军。1763年(乾隆二十八年),伊犁将军明瑞向乾隆皇帝请求对伊犁增派官兵,同时称盛京锡伯兵骑射技艺精湛,战斗力强劲,并奏请调拨。乾隆皇帝准奏后,清政府从盛京周边十五处锡伯族聚居处抽调20-40岁精兵千余名,连同眷属共计是4030人开始西迁。
屯垦戍边的历史意义
屯垦戍边的历史留给我们的思考是很多的。
新疆屯垦戍边的历史自公元前60年西域都护府建立开始,历朝各代没有停息,延续2000多年,到今天的生产建设兵团,还在不断扩大和巩固,锡伯族的屯垦戍边仅仅只是其中代表性的一页。纵览锡伯族西迁锡伯族西迁屯垦戍边的历史,诸多学者将锡伯族军民称之为清代的援疆干部和清代的生产建设兵团是非常准确的。
近代锡伯族的爱国人士在其回忆录中写道:“我是一个新疆人,我的命运与新疆不可分,正如新疆的命运和内地相连不可分一样”,在新疆二千年屯垦戍边的历史上还有很多诸如锡伯族屯垦戍边的光辉而感人的历史,可以看出屯垦戍边历史意义不仅仅在于保卫疆土、开发边疆,更在于它把个人、新疆与国家的命运紧紧地凝结在一起,这体现正是最为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即使在近代内忧外患那的年代,这种爱国主义精神孕育的力量,将祖国、边疆各个兄弟相紧密联系在一起,使得国家坚如磐石,今日来看,也正是这种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构成祖国日益强大和边疆日益繁荣最为根本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