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之说,玄之又玄,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有人对此深信不疑,但是有人也觉得是子虚乌有的。在潮州城这个地方啊,人人都说潮阳府城风水好。这是真的吗?好在何处?各位随城市风水栏目来一见分晓吧!
风水者,风也,水也,气也。
风者,潮州与中华大地一样,位于世界最明显的季风区,冬季盛行西北风,夏季盛行东南风,西北风不利而东南风有益。然而西北面的高山刚好挡住西北风,而东南面海又能够接纳东南风。
水者,人类的生存和活动离不开水。粤东有韩江、榕江、练江等多条河流,提供了生话、农业生产、漁业水产、航运等多方便利。在风水学中,水又有趣地被比拟为“财”。
气者,气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它在中华文化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充斥各个重要领域。气在中医学中是一个重要概念,人体有气,治病是扶正祛邪,扶正气,祛邪气。气在文学和艺术领域代表生命力,文章有大气,画作、书法意气酣畅,是对作品褒奖之言。古人认为大地山川有灵气,能够造就精英人物,即所谓“地灵人杰”
古代建城镇,都要经过认真的论证选址的。咱们来看看潮州作为府城,其风水讲究如何。这个话题,便当作大家饭后茶余的聊资吧。
关于南京风水传说,战国时,楚威王听说此地有王气,就埋金(铜)镇之,称为金陵。后秦始皇对此不以为然,他说:此地只配给我放草料饲马而己,故改称秣陵。秣,草料。建安十六年(211),孙权迁都于此,改名建业。西晋时避愍帝司马邺讳,改建康。东晋定都建康。随后,南朝的宋、齐、梁、陈,皆定都建康。南京遂有“六朝古都”之称。后朱元璋称帝定都“南京”(朱棣改都北京),又有太平天国定为“天京”,民国亦以为首都。然而历代风水名家对其风水“王气”之说持有异议,认为“虎踞龙盘”只是假象,后观在此建都的,都是弱国弱朝,并无久长。
“虎踞龙盘”,所谓“龙”与“虎”,即“青龙”、“白虎”,分别为东方之神与西方之神,也称左辅、右弼。潮州作为一个府城,虽不是帝王之都,但多少也要沾一点“王气”,因为它是整个粤东的政治、文化、经济、军事中心。
潮州城三山一水环抱,三山是:左“青龙”是笔架山,右“白虎”是葫芦山。还有一个金山,正好是北面的“玄武”。“玄武”是北方之神。北面必须有一个靠背的山,风水格局才算齐全。北京的紫禁城,原北面无山,有所欠缺,不得不在北面人工造了一个景山作为“玄武”靠背。
北京城的规划设计者是刘秉忠(1216—1274),刘秉忠,元代杰出的政治家、大学问家,位至三公,官居太保,精通周易、天文地理,是杰出的城市规划专家。北京城的前身是元大都,1267年开始修建,1285年完工,历时18年。元大都中轴线偏离子午线,这条中轴线向北延伸,直至270公里以外的元上都,元上都是忽必烈发祥地开平府,其设计者也是刘秉忠。元大都的设计以汉族帝王建都思想为主导,齐整、壮观、气派,后明清二朝也以此作为都城。
潮州府城有山还必须有水,东面“青龙”有韩江,江为“龙”路为“虎”,与江相匹配的,在府衙西面便建了一条“文星路”。为什么西面路名叫做“文星路”?原来西方“白虎星”叫做“圭星”。圭星主文章,也是读书人的文昌星。所以作为“白虎”的路就叫做“文星路”。文星路头建了孔庙“学宫”,这里是读书人出入的地方。文星路原先叫做“文星一路”(“一”读音“泽”,以前民众叫它“文星特路”,是音误),路头一石牌书“文星一路”四字,那是祝读书人读书赴考一路文星拱照。后整理路名的人认为潮州没有“文星二路”,便把“一”字去掉。
潮州府城风水格局虽小,但有三山一水环抱,阳气聚集,故在传统风水格局中也算是齐整完美。
小结:
从上文所述可以看出,潮州城确实有着许多风水门道,人们“都说潮阳府城风水好,那也是有一定的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