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伯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他们主要是生活在新疆地区,和很多少数民族一样,拥有着自己民族特色。那么关于锡伯族的服饰文化,你具体都了解多少呢?接下来就和小编一起来往下看看吧!
锡伯族服饰锡伯族服饰变迁
早期服饰衣料是以鹿、猪犴等兽皮为主,比较注重防寒保暖功能。
传统的锡伯族服饰锡伯族服饰曾吸收过蒙、满、汉等民族服饰的优点。锡伯族男子喜欢着蓝、青、灰、棕色长袍,外面套上青马褂,头戴圆顶帽,腰系青布带,脚蹬厚底鞋。为了便于骑马,男子的长袍和马褂,都左右开叉。锡伯族女子的服饰式样较多。喜欢穿各色花布和方格布旗袍(多滚边)、绣花鞋、坎肩等。姑娘的发式,都为单长辫,扎各色头绳。头戴额箍、插簪子、绢花等。结婚以后则盘头翘,新娘也有专门的服饰,其式样和满族的服饰差不多。新娘有一种特殊的佩戴物叫“ohojaka”(肢带)佩戴在两边,从腋窝到脚底。一边由三至五个荷包组成,每只荷包与丝带的接口上配铜镜、玛瑙、水晶石、琥珀、玉石等各色发光物,这些饰品将各种绣花荷包衬托得更加艳丽夺目。头上要戴六至十二只具有吉祥名称的簪花。无论老年妇女或年轻妇女都喜戴耳环、手镯和戒指。
锡伯族老人的服饰又有不同,一般老年男子内穿对襟小白褂,外穿长袍(冬天为棉的),个别人还套马褂,脚穿白袜、布鞋(春、夏、秋穿圆口黑布鞋,冬天穿毡棉黑布鞋,其鞋腰以春夏的稍高一些,锡伯语称“扎布萨布”),扎裤脚,头戴礼帽;妇女的装束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起变化。老年妇女多穿青、蓝黑色旗袍,长及脚面,扎裤脚,穿白袜,春、夏、秋穿绣花黑布鞋(冬季为棉高腰的),冬天穿棉袍,戴棉帽,与汉族坤秋帽相似。
锡伯族儿童也有别具一格的服饰,婴儿刚生下来,不给穿任何衣物,而用襁褓包紧后,放在吊床里抚养,等过半岁后才给穿衣物。其服饰式样也仿照大人的旗袍,右衽,下边左右开衩。童装做工精细,春秋穿的夹袍和坎肩多选用绸料,夹袍的后背和衣袖以及儿童常穿的肚兜上都有用丝线绣出的各种花鸟、蝴蝶的图案,栩栩如生。人们往往从儿童服饰上绣工的精细,来评论母亲的刺绣手艺。
现在,随着时代的变化,锡伯族的年轻妇女除了有的仍穿旗袍外,都爱穿色彩鲜艳的裙子、衬衫和各种翻领、高领短大衣、毛料大衣、西服、皮鞋等。男青年喜穿中山装、翻领衣、西服、夹克衫、运动衫、皮鞋、靴子。样式、质量都有很大变化。个别老年人仍爱穿长袍等本民族的传统服装。
当然,不同身份的女性着装也有着严格的分别:
妇女穿戴要讲究些,穿长及脚面的旗袍,要粘花边或绣花宽边,外罩坎肩,坎肩有对襟的,有大襟的,也贴花边。衣襟、袖口、领口、下摆多镶滚边。扎黑色腿带,脚着白袜、绣花鞋。少女与未婚姑娘,一条长辫,用各色“毛线”扎辫根,不剪头发帘,头上、辫梢爱戴些花,耳戴金(银)耳环,穿着淡雅漂亮的旗袍。右侧腰部的衣兜口内,掖一条彩色手帕,一半露在兜外。脚穿绣花布鞋,显示出青春的活力。婚礼时,新娘头戴吉塔库(锡伯语头饰,即布制发圈),上有贝壳、宝石和金银制的花饰,下一排银链或串珠等装饰垂于眉宇之上。婚后一年之内,参加较大喜庆活动仍要戴上吉塔库。
媳妇的服饰与姑娘无大差别但比姑娘穿着要鲜艳。发型也不同,媳妇梳的是“盘龙髻”,额前有“刘海”,脑后有“燕尾”,头顶上乌发蓬起,盘成髻形,日常生活中将辫梳成双辫或两“抓髻”,合起成为一个大“疙瘩髻”。头发抹头油,没有头油的,用榆树皮泡的水也粘稠光亮。面部可以涂粉,口可以涂口红,可以染指甲等。头部髻上插着金簪,腕上佩带金(银、玉)手镯。
已婚妇女头上盘头翅。妇女戴耳环、手镯、戒指等。男女裤腿均扎黑色腿带,年轻女子扎红色、粉红色腿带,丧事时扎白色腿带。今散居在东北的锡伯族服装已和当地汉族、满族相同。新疆锡伯族妇女虽仍喜穿旗袍,大襟、下摆、袖口多镶滚边,长及脚面,但服饰已有显着改变,特别是青年已多穿连衣裙等。男子穿对襟短衫,裤脚在脚踝处扎紧,冬天也穿大襟开叉长袍。
上年纪的妇女出门时,手里还要拿个烟袋,串门时互相装烟进礼。
小结:传统的锡伯族服饰锡伯族服饰和满族或者是蒙古族是比较的像的,他们的服饰主要是以蓝色和青灰色为主。很多锡伯族的老人,他们都喜欢内穿一个小白褂,在冬季的时候主要是以主要是以袍子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