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一个很有文化底蕴的国家,发展历史已经有几千年了,在先秦时期出现了诸子百家争鸣文化大繁荣,为文化发展奠定了基础,是很有力的基础。中国文化,最早起源于伏羲时期,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河洛文化,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下。
河洛文化旅游节要继续坚持“以节为媒,广交朋友,宣传洛阳,发展旅游”的指导思想和“节会搭台、旅游唱戏,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广泛参与、企业和群众受益”的办节方针,按照“隆重、热烈、节俭、求实”的原则,以中央电视台大型文化交流活动“玄奘之路”洛阳行活动为亮点,以促进旅游发展为重点,努力把河洛文化旅游节办成中外文化交流、客家文化交流的平台,办成洛阳人民和游客的盛大节日。
什么是河洛文化?
河洛文化,顾名思义,是指存在于黄河中游洛河流域,以伊洛盆地(亦称为洛阳盆地或洛阳平原)为中心的区域性古代文化。由于该地区在我国历史上十三朝古都的历史地位,所以自古夏代开始,河洛文化长期是我国古代历史上久负盛名的京都文化、王畿文化,是我国5000年华夏文明的源泉与主脉。
黄河中游的洛河,发源于陕西省洛南县洛源乡木岔沟,先后流经河南省卢氏县、洛宁县、宜阳县、洛阳市区,在洛阳市区瞿家屯、下园分别与涧河、瀍河相会后继续东流,在偃师市杨树村与伊河汇流后经巩义市神堤注入黄河,全长410.1公里。伊河,发源于河南栾川县陶湾乡三合村闷顿岭,先后流经嵩县、伊川县、洛阳区、偃师市注入洛河,全长268公里。洛河支流繁多,除伊河外,在河南省境内长度在3公里以上的有105条,其中10公里以上的有61条,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24条。这些支流南北错开,均匀注入,为其下游流经的伊洛盆地提供了丰足的水量和优越的生态环境。
根据古环境学的研究,在距今大约8500-3000年之间,在地球上最后一个冰期结束之后,出现了世界性气候回暖,称为“全球世温暖期”2。1972年,我国着名学者竺可桢先生在研究中国近5000年气候变迁时就指出:“在近5000年中最初2000年,即从仰韶文化到安阳殷墟,大部分时间的年平均温度高于现在2℃左右,一月份温度大约比现在高3℃-5℃。”3当时黄河中游的河洛地区温暖湿润,洛阳皂角树遗址考古发掘所获的古环境资料表明,约距今4000-3600年,河洛地区降水量近1000毫米,以其疏松易耕而富含肥力的黄土,充足的日照,以及全新世温暖期所带来的适宜农作物生长的温湿度等气候条件,成为我国农业起源与发展的中心区域。在洛阳皂角树、二里头文化遗址中,发现粟、黍、大豆、小麦、稻等农作物籽实,说明在距今4000年前的夏代已经栽培多种农作物5。河洛地区先进的农业,发达的手工业,为我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政权—夏国的建立,亦为河洛文化的形成提供了照实的经济基础。
二里头文化有发达的经济。根据考古资料,当时的农业虽然使用的木耒、石斧、石铲、骨铲、穿也石刀、陶刀、石镰、蚌镰等传统的原始工具,但种植的黍、粟、大豆、小麦、稻等农作物,与《周礼·职方氏》郑玄注中的“五谷”即“黍、稷、菽、麦、稻相符,说明夏代河洛地区已是文献所说的”五谷丰登“。当时的畜牧业亦属发达,据洛阳皂角树遗址提供的鉴定资料,猪、牛、狗都属家畜,其数量占鉴定动物总数的52%,依据这个比例可以推测当时人们肉食以家畜为主要来源6。洛阳皂角树遗址中出土的鲤鱼、蚌、鳖、鸡、鼠、兔、猪獾、梅花鹿、小型鹿科动物骨骸以及骨镞、刮削器,如骨镞、陶弹丸、蚌镞、骨鱼钩、蚌鱼钩、铜鱼钩、骨鱼镖、陶网坠和骨网坠等等7。都说明当时人们经常捕捉野生动物以补充食物不足,采集和狩猎依然还是重要的辅助经济。
总结:看完小编的介绍,大家对河洛文化有了解了吧。河洛文化是中华文化发展的源头之一,每年都会举办相关的活动,让人们更加的了解,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