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食在生活中很常见,例如饺子、馒头、饼……等等的面食。别看这普通的一团面,在一捏一揉之中千变万化,可以做出各种各样的特色美食。光说不练假把式,多说无益。下面,小编就上图了,一起来看看中华小吃文化栏目中面食都有哪些做法吧。
1、焖面
焖面是中国中部和北部地区的特色传统面食小吃,流行于山西,陕西,河南,河北,北京、天津、内蒙古,辽宁,安徽,湖北等长江以北大部分地区,又称为蒸面、卤面、炉面、垆面、烀面、糊面。主料是面粉,配料主要是卷心菜,豆角和猪肉。其他随自己喜好而加。可以加入蘑菇,香菇,土豆丁,也很好吃,有养心益肾、健脾厚肠、除热止渴的功效。
2、馒头
馒头,又称之为馍、馍馍(在山西方言、陕西西府方言、闽方言,河南、江苏北部、安徽北部、山东中、西部有此称呼,馍字是后造字,有人认为馍字来源于馒字在早先晋语的读音。关中、中原等地称之为馍),中国特色传统面食之一,一种用面粉发酵蒸成的食品,形圆而隆起。本有馅,后称无馅的为馒头,有馅的为包子。通常北方人们选择馒头来作为主食。
3、包子
包子是一种古老的传统面食,相传由三国时期诸葛亮发明(距今1800多年)。包子这个名称的使用则始于宋代,《燕翼诒谋录》:“仁宗诞日,赐羣臣包子。”包子后注曰:“即馒头别名”。馒头之有馅者,北人谓之包子(意思就是说馒头没有馅儿,包子有馅儿)。包子一般是用面粉发酵做成的,大小依据馅心的大小有所不同,最小的可以称作小笼包,其他依次为中包、大包。常用馅心为猪肉、羊肉、牛肉、粉条、香菇、豆沙、芹菜、包菜、韭菜、豆腐、木耳、干菜肉、蛋黄、芝麻等,出名的有扬州富春包子、天津狗不理包子、开封小笼包、开封灌汤包、商丘永城薛湖牛肉水煎包、广东叉烧包、杭州小笼包,上海灌汤包、土包子个长春市亿品佰艺管理有限公司旗下的汇百艺一品鲜包等等。
4、饼干
所谓饼干的词源是“烤过两次的面包”,即从法语的bis(再来一次)和cuit(烤)中由来的。是用面粉和水或牛奶不放酵母而烤出来的,作为旅行、航海、登山时的储存食品,特别是在战争时期用于军人们的备用食品是非常方便适用的。
饼干的主要原料是小麦面粉,再添加糖类,油脂,蛋品,乳品等辅料。根据配方和生产工艺的不同,甜饼干可分为韧性饼干和酥性饼干两大类。
6、锅贴
锅贴是一种着名的传统小吃,据说起源于河南开封,煎烙的馅类小食品,制作精巧,味道可口。根据季节配以不同鲜蔬菜。锅贴的形状各地不同,一般是饺子形状,但天津锅贴类似褡裢火烧。
锅贴包制时一般是馅面各半,呈月牙形。锅贴底面呈深黄色,酥脆,面皮软韧,馅味香美。锅贴的形状各地不同,一般是饺子形状,但天津锅贴类似褡裢火烧。从某种意义上说,日本人所谓的饺子都是锅贴。锅贴是大众风味小吃。稻香居锅贴以其选料严谨、制作精细、品质优美而闻名古城。成品灌汤流油,色泽黄焦,鲜美溢口。东北也称水煎包,又称为煎饺。锅贴跟煎饺不能混淆。两者并不一样。
7、煎饼
煎饼是用发酵后的面粉调成糊状的杂面摊烙成圆形而成,旧时多由粗粮制作,现多用细面制作。烙成饼后水分少较干燥,形态似牛皮,可厚可薄,方便叠层,口感筋道,食后耐饥饿。食用煎饼需要较长时间的咀嚼,因而可生津健胃,促进食欲,促进面部神经运动,有益于保持视觉、听觉和嗅觉神经的健康,延缓衰老,实为绝佳保健食品。煎饼还衍生出了菜煎饼、煎饼果子等着名小吃风靡全国。
煎饼历史悠久,起源甚早。早在唐代文献中就有记载,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清代蒲松龄在其《煎饼赋》详细描绘了煎饼的独特之处。
煎饼从原料上看,有小麦煎饼、玉米煎饼、米面煎饼、豆面煎饼、高梁面煎饼,还有地瓜面煎饼。从地域上划分主要分为沂蒙煎饼、临沂煎饼、泰山煎饼等。
8、饺子
饺子,又名,原名“娇耳”,是中国的古老传统面食之一,源于中原宛城,距今已有一千八百多年的历史了。饺子深受中国广大人民的喜爱,是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每年春节必吃的年节食品,在许多省市也有冬至节吃饺子的习惯。在东北有句民谚:“舒服不如倒着,好吃不如饺子。”足见东北人对饺子的喜爱。
小结:面食的做法,可不仅仅就是上文介绍的噢,如果要了解,更多关于面食的做法,还请关注中华小吃文化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