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族是越南地区主要的民族,整个越南人口中京族是人口最多的。京族是我国人口比较少的一个少数民族,他们主要生活在广西沿海地区。那么关于京族的传统节日,你具体都了解多少呢?接下来就和小编一起来往下看看吧!
地理条件方面,京族南部濒临北部湾,西隔北仑河与越南相望,北与钦州相接,是我国南疆一个边防之地。“京族三岛”是由海水冲击而成的沙岛,过去“三岛”与大陆隔海相望,退潮时可徒步往来,20世纪60年代,人们围海造田,致使三岛可以与大陆相连。气候条件方面,由于地处亚热带,温和多雨,年平均气温21.5。23.3℃,年均降水量1300毫米。由于濒临海边,渔业比较发达,北部湾是我国着名的优良渔场之一,盛产鱼、虾、蟹、贝等各种海产品,700多种鱼类中,经济价值较高、产量丰富的有200多种。农业是仅次于渔业的一个生产部门,一般渔民都兼营农业。北部湾海水含盐度达31%以上,适宜制盐业的发展。
京族有本民族的语言,现暂归汉藏语系,语族未定。15世纪时,越南曾采用汉字的构字方法,并以汉字表音表义创造了一种土俗文字,称“字喃”,一些京族人也学会了此种文字,在歌本、经书、族谱和乡约的抄写中杂用。但由于“字喃”结构复杂,笔画繁多,未能得到推广。由于长期与汉族人民交往,绝大部分京族人都通用汉语文。
族源方面,中国境内的京族是明代时期从越南涂山迁人中国广西的,其主体是越南的主体民族,过去被称为越族,因此京族人又被称为“越南人”或“安南人”,苗族、瑶族称他们为“交趾人”。清朝年间河尾村京族订立的乡规民约中,曾明确提到他们是越南后黎王朝洪顺三年,即中国明朝武宗正德六年(公元1511年)迁入的,距今已有四百余年。此外,据京族人口较多的刘、阮二姓族人追述,他们的祖先原来居住在越南吉婆,后迁至越南涂山沿海,以打鱼为生。有一次,他们在北部湾追捕鱼群时来到今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市的巫头小岛,见这里有较好的渔场,又无人居住,便定居下来,至今约有16~17代人,若以每代人25年计算,至少也有四百多年的历史,这与乡规民约中所记相符。
关于京族的族源历来颇有争议。从语言方面,有人认为京语中有高棉语的成分(按:京语由于受汉语的影响较大,所以在京语中汉语借词占其词汇的一半以上;另外,京族语言中还含有孟高棉语、印度尼西亚语的因素,所以语言学界对京语的归属仍有争议,至今系属未定),因而认为京族属孟高棉民族中的一部分。还有人认为:“京族族源不是直接源于百越民族,而是以澳大利亚—尼格罗人血缘为主的新民族。”而最普遍的看法则认为京族是直接由百越支系发展而来的。《中国大百科全书·民族》卷“越人”条记载:“亦称‘越南人’、‘京人’……系古代骆越人的后裔,先只住在越南北部,后逐渐南移,至19世纪始达南端。”
京族的主体主要是古代的交趾人。《文献通考》对交趾在历史上的沿革作了记载:“交趾,本汉初南越之地,汉武帝平南越,分其地为澹耳、珠崖、南海、苍梧、郁林、合浦、交趾、日南、九真,凡九郡,置交州刺史以领之。后汉置交州,晋宋齐因之,又为交趾,陈亦因之。隋平陈废郡,置州,场帝初废州置郡,唐武德中改交州总管府,至德中改安南都护府,朱梁正明中,土豪曲承美专有其地。”朱梁以后交趾出现了独立的国家政权,为京族的产生创造了客观外在条件。11世纪,京族开始形成,其组成部分有:以骆越一僚为主体发展而来的部分;占婆国的占人,部分孟高棉人及少部分汉族。因此京族应该是以骆越为主体并在漫长的时间内吸收了占人、孟高棉人及一部分汉人等周围不同的民族成分,重新组合成的民族。1958年5月正式定名为“京族”。
京族节日大多与汉族相同,主要有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元节、中秋节。
京族春节
除夕时,家家户户都把过年的菜肴煮好,过节期间不再做饭做菜。京族人认为,凡过节都要祭祖。除夕下午,全村人都集中到哈亭供奉茶水祭拜祖先,因为哈亭内立有各姓祖先的牌位,各自回家后再拜自家的祖先。京族人在正月的初一和十五,忌讳别人进门借火,借盐,如果借了则意味被借人家里的钱财会被别人扯去。初一清晨,大家纷纷拿香烛跑到井边祭祀并“买新水”。初二开始可外出走亲访友和拜年。十五日为“过小年”,这天要准备鸡、肉、鱼三牲再次祭拜祖先,十五日一过,春节便告结束。
唱哈节
居住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部防城各族自治县的京族,过去主要从事近海捕捞,以渔业、晒盐业、农业为生。在他们的村寨中建有哈亭,供奉传说中曾鼓动群众反抗压迫的歌仙和“镇海大王”及各姓祖先的神位。每年定期在这里过传统的“哈节”,又叫“唱哈节”,是京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唱哈,京语为“唱歌”之意。当地各岛的节期时间不一,万尾岛,巫头岛在农历六月初十,山心岛在农历八月初十,而红坎村在农历正月十五日,但节日活动基本相同。
哈节的主要内容是祭神、祭祖、乡饮、唱歌。相传,早在七八百年前,因受封建统治者的压迫,京族人民的生活苦不堪言,后来有一位姑娘以传歌为名来到岛上,鼓动人民起来造反,争取自由。因为姑娘有一副动人的好嗓子,后来京族人为纪念她便建造了专门的“哈亭”供奉她的神位,并在哈亭中定期举行歌节,一直沿续至今。哈亭是京族聚会的场所,兼有神庙、祖祠、乡饮堂、歌堂的功能。节前,大家都抓紧完成农活及家务,大力美化环境,将“哈亭”装饰一新,迎接节日来临。哈亭正堂内供奉有镇海大王像和本地各姓祖先灵位,两侧有三级台阶,供人们坐着听唱歌。节日前一天,要举行迎神入哈亭的仪式,并举行撵象活动,没有大象只好以猪代象,绕哈亭三圈,然后将猪杀掉,用其八斤肉敬祭神灵。过去,祭神前还要进行斗牛,不论胜负,一律杀死吃掉。祈神祭祀在一派庄严气氛中进行,主祭人要念祭词,以祈求神灵祖先保佑后人人畜平安,五谷丰登。祭祀完后,一边欢宴一边唱哈。
“唱哈”是节日最隆重的活动,固定在“哈亭”举行。哈亭正堂两旁筑有台阶,过去由成年男子依年龄长幼,辈分大小及捐钱多少分高、中、低和白丁、夫力五个不同等级。按等级高低在台阶上下就座,一边欢宴,一边听哈妹唱,而妇女不能人席。现在已有变化,不再有等级的划分。唱哈一般有三人出场表演,一男歌手称为“哈哥”专门负责操琴伴奏,两位女歌手俗称“哈妹”,轮流演唱。主唱哈妹在亭中间,手拿两块竹片,边唱边敲击,伴唱哈妹坐在旁边地上,配合节奏敲击竹梆,主唱累了,伴唱者替换,哈哥持琴根据曲调伴和,歌声清亮柔和。歌唱内容大多为京族民间故事如《琴仙》、《十三哥卖鬼》、《京汉结义歌》、哲理歌、情歌等。哈节是祭神、娱神的节日,更是娱人的节日,如今这一节日基本取消了迷信色彩,主要为娱乐活动。哈节还是青年们交友的节日,夜幕降临后,他们踏着月光来到海边以民族特有的“踢沙”和“摘木叶”等形式试探爱情和回报爱意,然后,情歌伴着他们度过快乐时光。哈节期间还进行斗牛活动。节日活动持续三天,送神为最后的仪式。哈节还是民族团结的节日,各家各户盛情款待慕名前来的兄弟民族的朋友,使哈节洋溢着团结的气氛,成为我国京族一年之中最重大的传统节日。
海神祭
广西壮族自治区京族民间宗教节日,每年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举行,节期为五天。
届时,当地京族举行隆重的做“年晚福”仪式,焚香设供,行祭祀之礼,祈求海神保佑来年出海捕鱼平安,满载而归。
京族居住在广西东南的北部湾地区,以渔业为主。过去,由于捕鱼工具简陋,作业方法落后,缺乏科学知识,海洋上天气又风云变幻,他们便把生产上的成败寄托在神灵是否庇护上。所信奉的神抵大多与海洋有关,如“海龙王”、“镇海大王”、“海公”、“海婆”等,关于“镇海大王”还有一个广为流传的故事:
很久以前,在白龙尾一个大石洞里,有一条很大的蜈蚣精,所有船只经过这里,必须献一个人给蜈蚣精吃,否则,蜈蚣精就出来兴风作浪,长期以来,娱蚁精成了这一带的大祸害,不知吞食了多少渔民,击翻了多少船只,以致渔民们都不敢出海了,因为出海打鱼一定要经过白龙尾,但是渔民们不出海打鱼又无法生活,所以这一带人民的共同愿望就是铲除这害人的蜈蚣精。
有一天,一只渔船停泊在白龙尾附近的海边,渔民们都为即将通过白龙尾而发愁。这时,一位老翁抱着一个大铁瓜走过来要求搭船,他态度镇静从容,大家见这位老人不怕灾祸,也就壮着胆子开船了。
当船驶进白龙尾时,渔民们帮着老人架柴烧火,开始将大铁瓜烧热,在刚烧到铁瓜通红时,蜈蚣精张着大口出来了,老人立即把烧红的铁瓜投入蜈蚣精的口中,蜈蚣精就被烫死了。
长期祸害渔民的蜈蚣精死了,渔民们可以平安地在海上捕鱼了,每次渔船驶过白龙尾时,人们都怀念着这位勇敢的老人,传说他就是专门保护渔民的镇海大王。
以后渔民出海打鱼都要祭奠他,如果遇到与渔业相关的事,也要祭祀,如在未下水前和捕鱼季节的始末,新渔网织成或新船造好,需要准备祭品往海边祭神,如果海产欠收,也需到海边拜祭。这些活动一般都不请“师傅”作法,只是各家各自拜祭即可。如果某家渔业失败,必定是有野神作怪,这时,须请“师傅”来作法。届时“师傅”手持一根通红的火把,口含一口生油,一边作法,一边喷洒生油,俗称“过油锅”,这便能驱除野神,使渔业得丰收,保佑人畜平安。有的地方在“唱哈节”的前一天,将“镇海大王”
接人哈亭供起来;有的地方则在每年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到二十八日,举行隆重的做“年晚福”,这些都是向海神祈求,保佑海上平安,渔业丰收。
小结:京族有很多有特色的节日,比如像是京族的哈节,他们是非常重视这个节日的。因为京族基本上都是生活在沿海地区,很多人都是捕鱼为生,所以对于海神非常的敬重,常年会有海神祭祀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