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平原具有都江堰水利之惠;在千年前就有水稻,蜀布还有蜀锦独树一帜;蜀纸还有名闻天下的雕版印刷匠心独运......所有这些相互交融,共同作用,形成了别具一格的巴蜀文化。那么,你对巴蜀文化了解吗,下面我们一起去充实下大脑吧。
巴蜀文化:
巴蜀文化,指四川省、重庆市的文化。巴文化以重庆为中心,巴人在夷城(今湖北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境内)建立了巴国第一个首都。后活动于重庆全境、湖北西部、四川东部、陕西南部及贵州北部地区。蜀则由三个古族融合而成,后成为西周封国,传‘蜀与夏同源’及‘禹兴于西羌’等。含川西、陕南、滇北一带。巴、蜀交融已是战国之后。商至西周时,蜀人与黄河流域民族已有文化交流。出土商代后期陶器如深腹豆形器、高柄豆、小平底钵等,虽具地方特色,但铜镞、铜戈、铜矛却为黄河流域常见器形。出土的西周至春秋的玉石礼器与中原所出者一致。
巴蜀文化的特点
1、巴蜀文化的地域特点:巴蜀山川,自古有雄险幽秀之称:峨眉天下秀,青城天下幽,剑阁天下险,夔门天下雄。巴蜀,即巴和蜀。“蜀”,以成都为中心,包括盆地西部及陕南、滇北一带;“巴”,即盆地东部及附近地区。巴蜀文化区是指以四川盆地为中心,兼及周边地区而风俗略同的地区。由于涵盖范围甚广,巴蜀地形复杂多样,含盆地、平原、丘陵、山地、高原、高山诸多类型,大致可分为东西两部分。东部盆地四面环山,而西面则是高原,地形复杂,海拔悬殊。
2、巴蜀文化区的气候特点:巴蜀文化区因地形的多样,自然也拥有了比较多变的气候。成都平原,古称“广都之野”,适宜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生长,这里自古即是山清水秀,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适于农耕的美丽富饶之地。巴蜀地区的东部盆地,由于四面环山,冬季寒潮不宜入侵,夏季焚风现象显着,具有冬暖、夏热、春旱,无霜期长,雨量充沛,湿度大,云雾多,日照少,秋季多绵雨的特点。而巴蜀地区的西部高原,由于海拔悬殊,因而气候变化比较很大,有多种类型,具有干雨季分明、日照充足的特点。
3、巴蜀文化区的自然资源:巴蜀文化区正是由于地形的复杂导致了气候的多变,而气候的多变则导致了地理资源的丰富和生物圈的多样性。巴蜀地区能源资源丰富,主要以天然气、水能和煤炭为主;矿产资源种类齐全,能源、黑色、有色、稀有、贵金属、化工、建材等矿产均有分布。巴蜀地区的矿产资源不仅具有总量丰富、分布相对集中的特点,综合利用价值也是不容小觑。此外,水资源也很丰富,全年降水量甚高。巴蜀地区的生物圈具有兼容性和多样性,其植物种类比整个欧洲还多。资源植物约有4000多种,脊椎动物1100多种,占全国总数的40%以上,列入国家保护的珍稀动物有55种。举世闻名的大熊猫,“金发女郎”金丝猴,“六不象”扭角羚等。优越独特的生态环境为巴蜀的农业文明和城市文明的很早兴起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4、巴蜀文化的人文特点:“自古文人多入蜀”,四川是我国的文化盛地。三国时期,诸葛亮“两表”耀千秋;唐代的诗仙李白、诗圣杜甫等大批文人云集于此;宋代,苏洵、苏辙、苏轼一门三父子;现代文学泰斗巴金、大文豪郭沫若均出自此地。众多文人的集中,也在一定程度之上将文人的气息渲散在这片巴蜀之地上,使得成都人崇文却不尚勇。而受巴文化渲染的重庆人,性格却胆大、心直、外向、多些叛逆的江湖气而少些规矩和儒雅,与成都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巴蜀文化,一个巴文化,一个蜀文化。巴山与蜀水的不同的文脉所孕育出来的两座城和两种人竟有几乎全然不同的文化品格,成都人和重庆人的区别在历史的长流中竟渐渐地变得清晰,两者之间的血缘细节却仅仅联系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