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西藏,脑海中第一浮现的便是那皑皑白雪,在这高海拔的地方是最接近天堂的地方,多少人在厌倦了都市生活后,想出去旅行下,都会首选西藏为目的地,西藏是大都文艺青年心目中最圣洁的地方。你对西藏了解多少?你看过藏戏吗?带上你的好奇心,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下与藏文化相关的资料吧。
简介:
藏戏是藏族戏剧的泛称,它在藏语文中被称为“阿吉拉姆”,是‘仙女大姐”的意思,简称“拉姆”(即仙女)。藏戏艺术,历史十分悠久,剧种流派众多,表演形式富有民族特色,《文成公主》《诺桑王子》《卓娃桑姆》《朗萨雯蚌》《白玛文巴》《顿月顿珠》《智美更登》《苏吉尼玛》八大剧目已成经典,音乐唱腔韵味隽永,面具服饰五彩缤纷、瑰奇神异。藏戏唱腔高亢雄浑,基本上是因人定曲,每句唱腔都有人声帮和。藏戏原系广场剧,只有一鼓一钹伴奏,别无其他乐器。
藏戏-藏戏流传
藏戏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剧种系统,由于青藏高原各地自然条件、生活习俗、文化传统、方言语音的不同,它拥有众多的艺术品种和流派。西藏藏戏是藏戏艺术的母体,它通过来卫藏宗寺深造的僧侣和朝圣的群众远播青海、甘肃、四川、云南四省的藏语地区,形成青海的黄南藏戏、甘肃的甘南藏戏、四川的色达藏戏等分支。印度、不丹等国的藏族聚居地也有藏戏流传。
藏戏的藏语名叫拉姆,意为“仙女”。据传藏戏最早由七姊妹演出,剧目内容又多是佛经中的神话故事,故而得名。藏戏起源于8世纪藏族的宗教艺术。17世纪时,从寺院宗教仪式中分离出来,逐渐形成以唱为主,唱、诵、舞、表、白、技等基本程式相结合的生活化的表演。藏戏唱腔高亢雄浑,基本上是因人定曲,每句唱腔都有人声帮和。藏戏原系广场剧,只有一鼓一钹伴奏,别无其他乐器。
藏戏-起源
起源一
民间歌舞。藏族早期民间歌舞百戏中就已开始出现带有戏剧色彩的艺术形式。一些藏史资料对此也曾有记载。如《西藏王统记》中就有这样的记载:松赞干布在颁发《十善法典》时举行的庆祝会上,“令戴面具,歌舞跳跃,或饰嫠牛,或狮或虎,鼓舞曼舞,依次献技。奏大天鼓,弹奏琵琶,还击饶钹,管弦诸乐……如意美妙,十六少女,装饰巧丽,持诸鲜花,酣歌曼舞,尽情欢娱……驰马竞赛……至上法鼓,竭力密敲……”;在桑吉嘉措的藏医着作《亚色》中对民间歌舞的形式也有记载;“在桑耶寺落成典礼上,臣民们进行‘卓’、‘鲁’、‘协’等文艺活动。‘卓’是戴面具的鼓舞;‘鲁’是只唱不舞;‘协’是即唱又舞。”当时的演员全是僧人,表演时有时配上诵经为伴唱,这就形成了哑剧性的跳神颂佛祈愿的新形式。这种表演形式在乃东县哈鲁岗村至今仍然可以看到。那里还保留着“阿卓”这种古老的大型鼓舞队组织,其领舞师的面具与早期藏戏的白山羊皮面具大致一样,戴面具者的名称也同样叫作“阿若娃”。
起源二
民间说唱艺术。早在西藏的苯教时期,被称作“仲”的口头神话、历史传说故事已成为当时西藏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苯教已有专门从事说唱的故事师和歌唱家。在西藏历史中,历代都产生过大量民间故事,这些故事被用民歌、赞词、韵句等形式把人物的话吟唱出来,使故事更加生动感人。这种演唱形式在长期流传过程中得到不断发展和完善。这也是许多民间故事得以流传至今的原因之一。例如产生于十一至十三世纪的藏族民间英雄史诗《格萨尔王》,其说唱性文体受佛教讲唱文学的影响并有所发展,除独白和对话是适宜歌唱的韵文之外,部分故事情节的叙述也改为可歌唱的韵文,而韵文的写法采用的就是民歌体。此外,其他一些说唱形式,如“折嘎”(意为吉祥的祝愿)、“喇嘛嘛呢”等对藏剧的产生也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尤其是“喇嘛嘛呢”这种说唱艺术,其对藏剧的影响非常之大,藏剧的剧本就是喇嘛嘛呢艺人的说唱故事脚本。说唱艺术的特点还清楚地反映在藏剧表演中。如藏剧演出时有剧情讲解人,他讲到哪里,演员就唱到哪里;讲解人以一种固定的念俑调介绍之后演员才能上场表演。
藏戏-孕育形成
最早的藏戏
白面具戏早于蓝面具戏,但具体发端于何时,没有确定的说法。据说,白面具戏唱腔“朗达”中穿插的“哎咳咳咳、哎咳咳咳”的叫喊声,是直接模仿藏族早期祭祀仪式中动物的鸣叫声发展而来的。8世纪时,藏族民间歌舞百戏,包括各种宗教艺术表演都已发展到一个高峰时期,这就为藏言辞高度综合的戏曲艺术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8世纪建造的桑耶寺,在其壁画上反映它落成的欢庆场面中,有三个白面具藏戏队演出的画面。一个在正殿大门处,另两个在正殿左右两侧的院墙上。画面一致,有七个戴白山羊皮面具的“阿若娃”(后改称“温巴”)、两个甲鲁、三个拉姆。其中一个拉姆在司钹,靠近司鼓的伴奏者站着。这种演出形式,除拉姆少了四个,还少了一个司钹的伴奏者外,与今天的白面具藏戏的开场仪式戏的演出形式完全一样。
在噶厦财政机构“孜恰勒空”档案文书登记中,各种藏戏或藏戏剧团均写作“拉姆短嘎尔”。白面具戏中阿若娃的腰饰“贴热”和手持的道具彩箭,在早期民间歌舞和艺术表演如“阿卓”“仲孜”(野牛舞)、谐钦、热芭、林芝的羌博中都有所见,白面具戏与这些表演艺术的结构也都是由开场、正式节目(正戏)、结尾三段组成。据此可见,藏族最古老的白面具戏在8世纪时已基本形式,13世纪后才逐步丰富、完善,其发展的速度是比较慢慢的。
牦牛舞
牦牛舞早在吐蕃初期民问原始祭祀的图腾拟兽舞蹈中就已出现。到7世纪松赞干布颁布《十善法典》庆祝会上,就有人戴着狮、虎、牛等面具而舞(《西藏王统记》)。同一时期,在大昭寺《文成公主入藏欢庆图》壁画中心部位,就有一个戴着白面具的牧人逗引着两头由人扮演的牦牛翩翩而舞,旁边有两个坐着司鼓司钹伴奏,其面具、服饰、道具有鼓钹伴奏的整个演出形式与白面具藏戏形式大体一致。
到8世纪时,在桑耶寺反映该寺落成开光典礼庆祝场面的圆形壁画下部,同样有一个戴着白面具的牧人逗引两头人扮演的牦牛翩翩起舞,旁边有一人站着司鼓伴奏。由此可见,牦牛舞对女面具藏戏的影响。如传统剧目《卓娃桑姆》中反映白玛金国的牧场上“卓达卓嫫”(牧民牧女)生活,因有牦牛伴舞,格外有喜剧情趣。牦牛舞同时也用于大型集会、游行和庆典场合表演,易于形成热烈和喜庆的气氛。
“阿卓”鼓舞
在桑结嘉措医着《亚色》中记载,桑耶寺落成典礼时,臣民们进行“阿卓”(藏族古鼓舞)“鲁”(歌唱)、“鲜”(类似哑剧的舞蹈)等娱乐活动。山南地区乃东县哈鲁岗村至今还保留“阿卓”这咱古老的大型鼓舞队,其领舞师的面具与早期藏戏的白山羊皮面具大致一样,戴面具者的名称也同样叫做“阿若娃”。
阿卓鼓舞队有两个领舞师“卓木”,两个道白报幕员“阿拉”,十名鼓手,八名歌女,由他们来扮演人物角色和表演各种小情节。阿卓鼓舞的结构由开场舞蹈“萨江萨短”、正式节目(或称正戏)和“扎西”(吉祥收尾)三段构成,这种结构形式与藏戏中完全一样的。桑耶寺主殿不远处,有赤松德赞为给他生了三个王子的后妃次央萨梅朵珍建造的神殿康松桑岗林。在这座神殿的壁画中,有桑耶寺落成庆典的热烈场面,其中有多种阿卓鼓舞队、谐钦歌舞队、宗教仪仗队和白面具戏的表演画面。同样内容、形式和场面的壁画,在桑耶寺正殿大门内右侧墙上亦有一处。
藏戏改进
西藏和平解放以后,自治区政府在原觉木隆藏戏班的基础上组建了西藏自治区藏剧团,担负起传承和发展藏戏的任务,先后整理演出了一些《朗萨雯蚌》《文成公主》《诺桑王子》等传统戏,同时还创作演出了一些现代题材剧目,剧团在保持藏戏原有的广场艺术特色的基础上,进行了剧场舞台艺术方面的实践,使藏戏由广场走上舞台,有了灯光、布景和化装,还开始使用管弦乐伴奏。
20世纪80年代以后,青海藏剧团在黄南成立,创作演出了《意乐仙女》《藏王的使者》《金色的黎明》等优秀剧目,在国内外产生了很大影响。新的剧目为黄南藏戏带来了新的活力,如《意乐仙女》的伴奏,既有六弦等藏族传统乐器,又加入以民乐为主的大型现代混合乐队,在形成间奏的气氛音乐的同时,可以直接为唱腔伴奏,改变了西藏藏戏用一鼓一钹只为舞蹈和表演动作压节奏,很少为唱腔伴奏的状况。改进后的黄南藏戏布景和舞台美术富丽堂皇,神奇秀逸,令人耳目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