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一个有着多种地貌并存的国家,比如我们所说的平原、高原、草原、盆地、丘陵、海洋……这些地貌也产生了相对应的文化,其中辽阔的草原是草原地区人们的赖以生存的地方,那么,草原文化有哪些特征?一起去看看吧。
一、草原文化简介
草原文化是指世代生息在草原地区的先民、部落、民族共同创造的一种与草原生态环境相适应的文化,这种文化包括草原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风俗习惯、社会制度、思想观念、宗教信仰、文学艺术等,其中价值体系是其核心内容。
草原文化是一种适应草原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而产生的一种文化,千百年来不同民族的人们,包括草原民族本身,都赋予这个文化无尽的浪漫色彩,对其充满向往欣赏之情,甚至为之陶醉。北朝斛律金的一首《敕勒歌》,曾引起古今人们多少无尽的遐想;当代一首牧歌,打开多少回望草原的心扉。以至“草原”一词不管在草原民族语言中还是在他民族词汇中,都蕴涵“田园牧歌”式的文化内涵。如汉语中的“草原”一词,除了指北方民族的生产生活环境以外,更主要的内涵是指在辽阔天宇下白云、羊群与悠远牧歌结合中人与自然高度和谐的美好景象与意境。而在蒙古语中,“草原”一词一般都是与家乡一词连用的,称为“塔拉努图克”,一方面表示蒙古人的现实生活家园,而更多指的却是草原人的精神家园。正如一首草原歌曲唱的那样:“草原在哪里?草原在我的心里,草原在我的梦里。”
其实草原生活的真实,除了客观的美好之外,还有生产生活环境的严酷,如沙漠的荒凉,冬季的寒冷,蚊虫的侵扰,生活的寂寞等。对于草原的生产生活环境,特别是生产生活严酷的一面,草原民族自身是十分清楚的,其他民族也并非完全不了解,但大家在面对这一文化时,却自觉地回避了草原文化的另一面,积极参与了对草原文化的审美提纯。
二、草原文化和畜牧业
牲畜既是草原民族最重要的生产资料,也是草原民族最基本的生活资料。但是,有些畜产品不可以直接作为消费品加以利用,而是必须经过必要的加工才能够用之于消费,因此产生了畜产品的加工技术。
由于季节不同,牲畜一般是“夏壮、秋肥、冬瘦、春死”——夏、秋季节水丰草茂,牲畜膘情最好,冬春季节牧草枯萎,乏草可食,牲畜普遍掉膘,甚至死亡。因此,入冬时是牲畜大量屠宰的季节。大量牛、羊肉要备作春、夏季的食品,就要制作成肉干储备。草原地区的风干肉,不能在阳光下曝晒,而应晾干或冻干,在清明节前10天左右取下放在坛子里,用数层麻纸将口子封严,40天后放开来,肉干鲜味如新,而且不变味,不长虫子,独具风味,令人食之不忘。
牛奶、羊奶、马奶、驼奶均具有丰富的营养,是草原民族保持健壮的体魄须臾不可缺少的饮料。但是,产奶的旺盛期也是集中在夏、秋季节,为了将此时食用不完的奶子留到冬、春季节食用,草原民族发明了乳品加工的技术,以发酵的方法制作酸奶,还可以用马奶、牛奶、驼奶制成醇香可口、营养丰富、滋补宜人的奶酒。在全世界的四大酒系中,白酒源于中国的中原地区,啤酒原产于古埃及、果酒以欧洲为代表,奶酒则是以蒙古高原为主要产地。更为普遍的,则是以牛奶制成奶皮子、奶豆腐及白奶油、黄奶油、酸奶油、黄油渣、酸酪蛋、甜酪蛋等奶食品。
草原民族的服装、靴鞋、毡房、马具等,大多是以皮革、毛皮为原料,其加工技术在草原民族的生产、生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剥皮的时候,要精心细致,避免破坏皮张,加工的时候要用木棰敲打,轻度发酵,认真刮削,反复揉磨。加工好的皮张,可以制服装、帽子、靴鞋、被褥、帐篷、铺垫等,还可以制作甲胄、箭囊、革囊、马鞍、缰绳、肚带等。牲畜的筋经过加工处理,可以捻成筋线,缝制服装、用品,用筋线制作的弓弦,因拉力大、弹力强而被人们称之为“良弓”。草原地区野生动物较多,其皮毛极为珍贵,加工技术和制作工艺更为讲究。羊毛在草原地区用途极广,以制毡、制绳为主。制毛毡的技术性很强,需将洗净的羊毛加入适量的清水和粘着物,浸湿、加温、长时间的反复挤、压、擀、卷,使之成为需要的大、小、厚、薄不同的片状,再用来制作毡毯、毡靴、毡袜、毡帐等。
小结:以上是小编总结的关于草原文化的特征,如果看完之后有不认可的地方欢迎大家来吐槽和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