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常常形容一个女孩的年纪,不会直接的就形容,这个女孩多少岁,都是比较委婉的,比如什么之年。那么关于书籍中的及笄之年是指什么,及笄之年代表的是什么意思呢?如果你也不是很了解,不妨让小编来为你解答一下吧!
及笄之年是指女子满了15岁。形容古代女子已到了结婚的年龄。
古时女子十五岁时许配的,当年就束发戴上簪子;未许配的,二十岁时束发戴上簪子。古代女子满15岁结发,用笄贯之,因称女子满15岁为及笄。也指已到了结婚的年龄。
相关
襁褓:不满周岁
孩提:二三岁
始龀(chen)七八岁
总角:幼年的儿童,头发上绾成小髻髻。《礼记·内则》“拂髻,总角。”郑玄注:“总角,收发结之。”后来就称儿童的幼年时代为“总角”。陶潜《荣木》诗序:“总角闻道,白首无成。”这里的“白首”代称老年。(八九岁到十三四岁)
垂髫:也指儿童幼年。古时儿童未成年时,不戴帽子,头发下垂,所以“垂髫”代称儿童的幼年。陶潜《桃花源记》:“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这里的“黄发”也代称老年。(三四岁到七八岁)
豆蔻年华:女子十三四岁
束发:男子十五岁
及笄:古时称女子年在十五为“及笄”,也称“笄年”。笄是簪子,及笄,就是到了可以插簪子的年龄了,《仪礼·土昏礼》:“女子许嫁,笄而礼之,称字。”《礼记·内则》:“女子许嫁,……十有五年而笄。”则又指出嫁的年龄。《聊斋志异·胭脂》:“东昌卞氏,业牛医者,有女,小字胭脂,……以故及笄未字。”
弱冠:古代男子20岁行冠礼。所以主以“弱冠”代称20岁,弱是年少,冠是戴成年人的帽子,还要举行大礼。左思《咏友》诗:“弱冠弄柔翰,旧荦观群书。”
小结:及笄之年是代表着十五岁,这个年纪在古代是已经可以结婚的年纪。襁褓代表着不满周岁,孩提一般是指二三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