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子戏又称弦子戏,是中国戏曲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流行于山东济宁和江苏徐州等地,是当地的喊地方戏曲之一,是中国最古老的戏曲声腔之一。柳子戏吸收了中原一带的汉族民间小令为基础,逐渐发展而成的一个新的戏曲。大家是不是对这个戏曲很感兴趣呢?现在不妨就跟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简介
柳子戏是流行于以山东济宁、菏泽、泰安、江苏徐州为中心鲁苏豫皖冀五省交界的三十余个县的汉族地方戏曲剧种之一,又名弦子戏,黄河以北有“糠窝窝”、“百调子”、“吹腔”之称呼,是中国汉族戏曲古老声腔之一。中国戏曲史上曾有“东柳、西梆、南昆、北弋”之称的“东柳”就是山东柳子戏。
剧种简史
柳子戏是以元、明、清以来流传于中原一带的汉族民间俗曲小令为基础,并吸收高腔、青阳、乱弹、昆腔、罗罗、皮簧等声腔的部分剧目及唱腔,逐渐发展演变而成。因曲牌中有一种柳子调,故得名柳子戏。该戏与大弦子戏、罗子戏、卷戏等同出一源且相互影响;都以三弦作为主要乐器,辅之笙、笛,均属弦索声腔系统,其中济宁汶上一带柳子戏又吸收“汶上梆子”配乐和唱法,使柳子戏唱腔更加丰富。
流行区域
历史上
柳子戏广泛流布于山东、河南、河北、江苏、安徽五省交界的三十余个县,各地对其的叫法也不尽相同。流传于运河以东的汶上、曲阜、泰安、临沂、莒县、沂南一带的柳子戏,习惯称为“弦子戏”;黄河以北则称为“北(百)调子”、“糠窝窝”;在临清田庄(旧清平县治),称为“吹腔”。
戏鼎时期
柳子戏鼎盛时期流范围有山东、河北、河南、安徽、江苏、西至四川,北到辽宁大连,南及苏州七省市的广大地区。
张庚、郭汉城主编的《中国戏曲通史》中记载:“开封和临清二地,是河南弦索腔与山东柳子腔这两大姊妹剧种生长的良好温床。”弦索腔向更远的地方流布,乾嘉之际,弦索腔曾南至苏州,北到北京,一度以“东柳”称盛。
相关史料记载
《大连市志》:清末,梆子腔、柳子腔、皮黄腔在大连地区流行。
《成都文化》期载,清代雍正、乾降年间"花部"戏曲勃兴,继有柳子腔、皮黄腔入川,逐渐与四川语音、地方民俗、本土民间小调和秧歌相融合,衍化为川剧的昆腔、高腔、胡琴、弹戏及灯戏,形成了风格统一的四川地方剧种。
艺术特点
柳子戏表演程式粗犷豪放,风格独特;人物动作设计,惟妙惟肖,生活气息浓厚。如武将出场,必先在台上表演踢腿、打飞脚、亮相;发怒时双脚跳起,表示急躁情绪;对打时多用真刀和真枪。
柳子戏的唱腔以俗曲和柳子调为主
其中俗曲部分比重较大,现存的200多个传统剧目中,由俗曲联成的约占二分之一。代表性剧目有《白兔记》(兴围、回围、磨房)、《金锁记》、《孙安动本》、《玩会跳船》、《抱妆盒》、《燕青打擂》、《三盗芭蕉扇》等。俗曲曲调委婉曲折,能够表达细腻复杂的思想感情,素有“九腔十八调,七十二咳咳”之称。其曲牌有曲子与小令和客腔。
曲子与小令是由长短句为主要结构组成的曲牌
这类曲牌的词格与唱腔的结构都比较严谨,每支曲牌的句数和每句曲词的字数都是固定的。速度缓慢、旋律华丽的原板(慢三眼板)曲牌是其主要组成部分。这部分曲牌的特点是字简腔繁,中间多虚词衬字,或将一部分词反复唱。曲子与小令包括“五大曲”、“复曲”、“单曲”、“小令”。“五大曲”是指柳子戏中常用曲牌〔山坡羊〕、〔锁南枝〕、〔驻云飞〕、〔黄莺儿〕、〔耍孩儿〕。其中每支曲牌唱腔都有各种不同的节奏变化,并且男女腔齐全,各自均可自成一套。因此“五大曲”基本上代表了柳子戏音乐的主要风格。
客腔是指吸收其他剧种声腔的曲调,如[青阳]、[乱弹]、[罗罗]、[昆腔]、[皮簧]等。这些来源于不同剧种的声腔以其特有的音乐风格和艺术特点为柳子戏增色不少,并在长期融合使用中逐渐“柳子化”,成为柳子戏唱腔曲牌音调的组成部分,如[越调]、[平调]、[二八调]、[下调]。
柳子戏的伴奏乐器主要有竹笛、笙、三弦,伴奏时以单旋律的随腔齐奏为主。在伴腔时,笛子吹奏的旋律基本与唱腔相同,而笙和三弦则可加花变奏;演奏过门时,笛子可即兴发挥,与笙和三弦构成支声复调,艺人称其为“严丝合缝”、“风雨不透”。柳子戏的乐队由丝竹乐器和打击乐器两部分组成。丝竹乐器俗称文场,以笛子、笙、小三弦为主,兼用唢呐;打击乐器称武场,包括板鼓、大锣、小锣、手镲、小镲、堂鼓、四大扇等乐器。打击乐合奏时,发出“荒、扑、歹”的声音,音调鲜明,与其他剧种多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