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作为我国的本土宗教,从成立以来,就不断的影响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体系,比如道教文化之中的五行学说,天人感应等等,虽说也算是阴阳学说,但归根究底还是来源于道家的思想体系,是无可辩驳的文化瑰宝。
《中华道藏》:“入山宜知六甲秘祝。祝曰:‘临兵斗者,皆阵列前行。’凡九次,常当密祝之,无所不辟。要道不烦,此之谓也。”(底本出处:明《正统道藏》太清部。参校版本: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或有“临兵斗者皆数组前行”,是因校勘时清版与明版所记不同,亦存争议。今已不知孰为原版。
《正统道藏》:
中国道教史上重要道藏之一,明代编纂。明成祖即位之初(1403),曾令第四十三代天师张宇初重编《道藏》,永乐八年(1410),张宇初去世,又令第四十四代天师张宇清继续主持编藏。到明英宗正统九年(1444)始行刊板,又令道士邵以正督校,增所未备,於正统十年(1445)校定付印,名《正统道藏》,共五千三百零五卷,四百八十函,按三洞、四辅、十二类分类,采用《千字文》为函目,自「天」字至「英」字,每函各为若干卷,颁之天下,藏於各名山道观。
到明神宗万历三十五年(公元1607),命第五十代天师张国祥续补《道藏》,仍以《千字文》为函次,自「杜」字号至「缨」字号,凡三十二函,一百八十卷,名《万历续道藏》。与《正统道藏》合计共五千四百八十五卷,五百一十二函,即现存明版《正统道藏》,这是我国现存的唯一官修道藏。1923─1926年,上海商务印书馆借用北京白云观所藏明刊《正统道藏》,以涵芬楼名义影印,缩改为六开小本,凡一千四百七十六种,一千一百二十册。今有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道藏》影印本,另有台湾艺文印书馆、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影印本等通行於世。
《抱朴子内篇校释》:
抱朴子内篇原来单独成书,不与外篇相并。葛洪抱朴子内篇序云:“余所着子书之数,而别为此一部,名曰内篇,凡二十卷,与外篇各起次第也”。葛洪先撰外篇,后着内篇(见黄白)。抱朴子外篇自叙称:“凡着内篇二十卷,外篇五十卷”。则内篇为二十卷,应无可疑。唯隋书经籍志道家着录内篇二十一卷、新唐书艺文志着录内篇十卷为异。现在流传的抱朴子内篇二十卷,卷各一篇;则新唐志十卷本,可能是合两篇为一卷。
我相信抱朴子内篇原来就是二十卷,可是卷各一篇,就不一定是原来的样子。因为晋书葛洪传说内篇和外篇凡一百一十六篇。现行本内篇二十篇,外篇五十二篇,内外篇合计仅有七十二篇,距一百一十六篇尚差四十四篇之谱。这四十四篇显然亡佚了。所以严可均铁桥漫稿六代继莲龛为抱朴子叙云:“今本仅内篇之十五六,外篇之十三四耳”
宗教:总的来说,九字真言就是我国本土宗教道教的一种文化体现,至少现在的科学研究并没有研究出其中的神秘力量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