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文化,中国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的产生是根据当地人们饮食起居的习惯习俗产生,诗歌也源于生活,那么,关于荆楚文化的诗歌有哪些?不妨随小编一起去看看吧。
第一部分:古代诗歌
初唐诗人杜审言的《登襄阳城》“旅客三秋至,层城四望开。楚山横地出,汉水接天回。冠盖非新里,章华即旧台。习池风景异,归路满尘埃。”诗中表现了秋天登襄阳城所见的整体观感,写出了楚山、汉水的磅礴气势和习池奇异的风光。
唐代山水诗的代表人物王维写了《汉江临眺》,描写了襄江惊天动地的波涛映影的郡邑、似有似无的襄阳的山色。“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的名诗流芳百世。
与王维并驾齐驱、同为唐代山水诗泰斗人物的襄阳本土诗人孟浩然的诗中,浓墨重彩地描写了襄阳的鹿门山、鱼梁州、岘山、万山等风物景点。如《夜归鹿门歌》:“山寺鸣钟昼已昏,与梁渡头争渡喧。人随沙岸向江村,余已乘舟归鹿门。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诗中可见鱼梁州与襄阳一带的景物,点缀着归村人影的平沙远渡、象一弯新月的江畔小舟、鹿门山的烟树、庞德公松径下的月光。表达的是诗人的怀慕隐逸之幽情。
再如:《与诸子登岘山》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
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
襄阳城南的岘山是两晋名将祜镇守荆襄时常登的地方,将军登岘山饮酒吟诗。襄阳百姓为纪念羊公,在山上建碑,见者堕泪,杜预因名堕泪碑。孟浩然在诗中表达了天留胜迹,我辈复登,碑志留思的情感。
《秋登兰山寄张五》:“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秋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兰山就是万山,诗人描写了秋天登万山所见的清秋情景,渡头沙、归村人、天边树、如月洲等尽收眼中,在美景中表现怀友之情,希望朋友重阳节同来登高饮酒,日暮归雁,唤起愁绪,清秋发兴,引出共醉之望。
1、襄阳曲
唐·李白
襄阳行乐处,歌舞白铜堤。
江城回绿水,花月使人迷。
2、襄阳歌
唐·李白
襄阳小儿齐拍手,拦街争唱白铜鞮。
襄王云雨今安在,江水东流猿夜声。
3、登襄阳城(唐·杜审言
旅客三秋至,层城四望开,
楚山横地出,汉水接天回。
4、襄阳乐
唐·郑锡
春生岘首东,先暖习池风。
拂水初含绿,惊林未吐红。
5、乐哉襄阳人送别刘太尉从广赴襄阳
宋·欧阳修
嗟尔乐哉襄阳人,万屋连甍清汉滨。
嗟尔乐哉襄阳人,道扶白发抱幼孙。
谁能持我诗以往,为我先贺襄阳人。
6、樊城
清·顾文炜
水镇荆襄分古郡,烟开秦楚拥春山。
7、隆中山
宋·苏轼
谁言襄阳野,生此万乘师。
山中有遗貌,矫矫龙之姿。
8、隆中山
宋·曾巩
出身感三顾,鱼水相后先。
开迹在庸蜀,欲正九鼎迁。
9、汉江临眺
唐·王维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10、回棹诗
唐·杜甫
清思汉江上,凉忆岘山颠。
吾家碑不昧,王氏井依然。
11、岘山怀古
唐·李白
访古登岘首,凭高眺襄中。
12、大堤曲
唐·李白
汉江横襄阳,花开大堤暖。
13、檀溪
唐·胡曾
三月襄阳绿草齐,王孙相引跳檀溪。
的卢何处埋龙骨,流水依然绕大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