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在中国是祥瑞的象征,也是中国最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文化之一,龙生九子是一个古老的传说故事,龙生九子,子子不同,这个传说故事的版本有很多种,但是每一子的象征和含义是不一样的。一起了解下龙生九子的起源吧。
中国有句俗语,叫“龙生九子不成龙,各有所好”。寓意儿子不一定要和父亲走一样的成长道路,每个儿子各有各的爱好,应顺其自然发展,不能把自己的前途和理想强加给儿子。这句话意在反驳“虎父无犬子”的教育理念。
这种俗语本来只在民间流传,可是有一天传到了一位皇帝的耳朵里,引起了他的好奇,结果生出了好多故事。
明孝宗朱佑樘是个办事认真的人,但有点死心眼。他想,向来只有皇帝才是“真龙天子”,为何民间又有“龙生九子”的说法,这“龙之九子”既然“不成龙”,那到底成为了哪些神物,又各自有何爱好呢?于是,他写了一张“御书小帖”,令中官拿去问内阁。中官首先将这张纸条拿给以饱学着称的礼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李东阳。可这毕竟是民间俗语,之前从未在任何典籍上有过记载,而这种俗语本来就是只在于寓意,又如“九牛二虎之力”、“八竿子打不着”之类,是不能抠字眼的,其中的“九”也只是个概数,怎么会有答案呢?李东阳被问傻了眼,又不敢说“别较真”,只好推托说仿佛记得少年时曾在“杂书中”见过,但仓促之间不能详细作答,需要查阅资料再来答复。
李东阳(1447-1516)其人虽在政治上毫无建树,被人称作“伴食宰相”,但文学功底很强,还是着名的“茶陵诗派”掌门。他四下打听,糅合民间传说,并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文学创作能力,勉强列出一张清单,向皇帝复命:“龙生九子不成龙,各有所好。囚牛,平生好音乐,今胡琴头上刻兽是其遗像;睚眦,平生好杀,今刀柄上龙吞口是其遗像;嘲风,平生好险,今殿角走兽是其遗像;蒲牢,平生好鸣,今钟上兽钮是其遗像;狻猊,平生好坐,今佛座狮子是其遗像;霸下,平生好负重,今碑座兽是其遗像;狴犴,平生好讼,今狱门上狮子头是其遗像;赑屃,平生好文,今碑两旁文龙是其遗像;鸱吻,平生好吞,今殿脊兽头是其遗像。”
李东阳所说的“九子”似乎都是现实中不存在的怪物。但一切传言也必先有依有据,方能添油加醋,而后逞舌灿莲花之能。这些神兽不可能完全凭空捏造,毕竟“文学高于现实,也须源于现实。”其实它们的形象大多来自现实,分别代表时人所认识的动物界的九大类别。
一、囚牛
囚牛,据说是龙子中的老大,形状为有鳞角的黄色小龙,喜音乐,蹲立于琴头。这位有音乐细胞的龙子,不光立在汉族的龙头二胡上蒙古族的胡琴、彝族的龙头月琴、白族的三弦琴以及藏族的一些乐器上也有其扬头张口的形象。
明代二胡上的囚牛苗族牛头琴苏美尔牛头琴
囚牛的原型是陆生动物食草类家畜的代表——水牛。水牛是体型最大的家畜。在游牧时代,有经验的牧人就已经知道,牛在听了音乐后可稳定情绪,增强食欲,既有利于提高牛奶产量,也有利于提高牛肉质量。世界上最早饲养水牛的苏美尔人,也是琴的发明者。对牛弹琴成为苏美尔人的一种辅助饲养手段。由英国着名考古学家列奥纳德·伍利率领的一支考古队,在对苏美尔文明时期的古城乌尔进行考古发掘时,在789号王陵发掘到一只装饰精美的七弦琴。其共鸣箱前就有一个主要由纯金制作的牛头形装饰物。(原件2003年毁于伊拉克战争,上图为西迪恩学院复制品。)
唐朝时游牧民族“奚”将一种二弦胡琴传入中国,其上便有牛头装饰。为了适应审美需要,元朝时将牛头改为马头,明朝时又改为龙头。
民间故老相传琴上龙头原是“泅牛”,其实就是指水牛。李东阳揣着明白装糊涂,玩弄文字游戏,故误作“囚牛”。
二、睚眦
睚眦,据说在龙子中排行老二,平生好杀,喜血腥之气,相貌凶狠,好勇擅斗,总是嘴衔宝剑,怒目而视,所以常被雕饰在刀柄剑鞘上,以显示强大的战斗力。
刀柄上的睚眦像巨齿鲨
睚眦的原型是海生动物凶猛鱼类的代表——巨齿鲨。巨齿鲨是有史以来最大最的掠食性动物。据推测,它最大的体型能达17米长,身强体壮,可以轻易猎食海中的任何生物,每天要吃大约1.2吨的食物。它的牙齿可以长到15-17厘米,就像锋利的宝剑。它的撕咬力量是霸王龙和大白鲨的6-10倍,猎杀大型鲸类时,先撕破其尾部或鳍,使其丧失游泳能力,再将其食用。巨齿鲨最令人感到恐惧的还是它的嗅觉器官,它能闻出数公里外海水中的稀释血液,并追踪出来源。
当科学家首次发现巨齿鲨的化石时,他们猜测其已于160万年前灭绝。后来有人指出,从挑战者号发现的巨齿鲨牙齿化石表面所积聚的锰,推算出巨齿鲨应在一万年前的人类旧石器时代依然生存,很可能至今尚未完全灭绝。还有报道说,1918年2月6日在澳大利亚的史蒂芬港,约有50位渔民见到了这种超级的生物。
睚眦一词,本意指发怒时极力瞪眼。巨齿鲨攻击猎物时,尽力张开大嘴,牙齿往前伸出,开口直径可达两米,眼睛也随之睁到最大,眼珠突出,极为。古人称之为“睚眦”,也算恰当吧。
三、嘲风
嘲风,据说在龙子中排行老三,平生好险,如今殿角走兽是其形象。嘲风,不仅象征着吉祥、美观和威严,而且还具有威慑妖魔、清除灾祸的含义。常用其形状在殿角上作为装饰。嘲风的安置,使整个宫殿的造型既规格严整又富于变化,达到庄重与生动的和谐,宏伟与精巧的统一,它使高耸的殿堂平添一层神圣气氛。
嘲风其实是一系列神兽的总称。在明清故宫的太和殿上,这些神兽排列着单行队,挺立在垂脊的前端,走兽的领头是一位骑凤的仙人,后面依次为:青龙、青鸾、狮子、天马、海马、狻猊、押鱼、獬豸、斗牛、和行什。它们的安放有严格的等级制度,只有太和殿才十样俱全;皇帝居住和处理日常政务的乾清宫,地位仅次于太和殿,用九个;坤宁宫原是皇后的寝宫,用七个;妃嫔居住的东西六宫,用五个;某些配殿,用三个甚至一个。
故宫太和殿的嘲风
嘲风的原型来自于飞行动物鸟类的代表——凤。凤是古代传说中的鸟王,宋代的《太平御览》九百一十五卷说唐代“海州言凤见于城上,群鸟数百随之,东北飞向苍梧山。”于是有了“百鸟朝凤”的传说。所以“凤”被用来喻指君主圣明而天下依附,也比喻德高望重者众望所归。后来演变成龙代表帝皇而凤代表帝后。但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凤均象征皇室。
古代建筑大多为土木结构,屋脊是由木材上覆盖瓦片构成的。檐角最前端的瓦片因处于最前沿的位置,要承受上端整条垂脊的瓦片向下的一个“推力”;同时,如毫无保护措施也易被大风吹落。因此,人们用瓦钉来固定住檐角最前端的瓦片,在对钉帽的美化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各种动物形象,在实用功能之外进一步被赋予了装饰和标示等级的作用。
唐宋时,垂脊上本只有一枚兽头。太和殿俗称“金銮殿”,是统治中心的标志。明清统治者渴望维持长久的统治,所以将钉帽改为一骑凤仙人的形象,然后安排传说或现实中的有的十种动物跟随其后,“十”则代表最大数目。这一做法象征“百灵朝凤”之意,“嘲风”这一名称又是李东阳故弄玄虚的结果。
至于凤的原型是什么,历来争议较多,在这里福斋书虫就不说了,留待以后专篇详叙。
四、蒲牢
蒲牢,据说在龙子中排行老四,喜欢吼叫,人们就把它安在钟上。据说它是住在海滨的,但却十分怕鲸鱼,一但鲸鱼发起攻击,它就会吓得乱叫。故人们把木杵造成鲸的形状,以令铜钟格外响亮。
北京大钟寺的龙形蒲牢像蒲牢的原型——海狮
蒲牢的原型是海生动物海兽类的代表——海狮。海狮是海洋中的食肉猛兽,它的吼声如狮,有的种类雄性颈部的鬃毛也像狮子,所以现代人称之为海狮。海狮的胡子比耳朵还灵,能辨别几十海里外的声音。海狮生活在近海,但遇到鲸鱼时,他们就会逃到岸上,并惊恐地狂吼。
东南某些地方的方言中,把海狮叫作“蒲牢”,江西三清山的十大绝景之一“海狮吞月”,也叫作“蒲牢鸣天”,位于万寿园景区。
五、狻猊
狻猊(音酸泥),据说在龙子中排行老五,是一种猛兽。形如狮,喜烟好坐,佛祖见它有耐心,便收在胯下当了坐骑。所以形象一般出现在香炉上,随之吞烟吐雾。
端坐在香炉下的狻猊蹲在草丛中的亚洲雄狮
狻猊的原型是陆生动物食肉类的代表——亚洲雄狮。亚洲狮现已濒临灭绝,我们通常看到的狮子都是非洲狮。亚洲狮与非洲狮外形基本相似,也常常蹲在草丛中耐心等待猎物。不同的是,亚洲雄狮虽然体型较小,但它是世界上最凶猛的野兽,敢于单独捕猎虎、豹等强劲对手。成年的亚洲雄狮通常单独行动,维护着自己的领地,只在繁殖季节才会暂时加入狮群。先秦古籍《尔雅·释兽》就有记载:“狻麑如虦猫,食虎豹。”(虦猫是浅毛虎)。
亚洲狮仅产于印度西部,是随着佛教传入中国的。唐代高僧慧琳说:“狻猊即狮子也,出西域。”由于佛祖释迦牟尼有“无畏的狮子”之喻,人们便顺理成章地将其安排成佛的坐骑,或者雕在香炉上让其款款地享用香火。
六、霸下
霸下,据说在龙子中排行老六,形似龟,力大,其背亦负以重物,即今刻在石碑下的石龟。霸下在龙子的其它说法中,都排在首位,它也是龙之九子中在最早在民间流传的神兽。
霸下托碑始于东汉。之前的碑座多为方形,不加雕饰,有的甚至没有碑座,直接插在土里。直到汉光和六年(183年),《白石神君碑》和《王舍人碑》的碑座造型上才出现龟形,后人称之为“龟趺”。
与此同时,出现了文献记载:传说在上古时代,霸下常驮着三山五岳在江、河、湖、海里兴风作浪,是大禹在治水时收服了它。制服洪水后,大禹担心霸下到处撒野,便搬来顶天立地的特大石碑,上面刻着霸下治水的功绩,让霸下背着。沉重的石碑压得霸下不能随意行走,它只能吃力地昂着头,四脚拼命地撑着前移。
曾有人认为霸下就是巨鼋,其依据是周穆王“鼋鼍为梁”的传说。但霸下与巨鼋的形象差距太大。
河南济源出土的明代霸下(无齿)清代演化成龙形的霸下(有齿)
霸下的原型——象龟巨鼋
霸下的原型是海陆两生动物龟类的代表——象龟。龟有水生、陆生和两栖三种。象龟,是陆生龟类中最大的一种,主要生活在热带海岛地区,现已濒临灭绝。它以腿粗像象足而得名“象龟”,因体型庞大也称作“龙龟”。成年象龟壳长达1.5米左右,有200-400公斤,寿命可达300岁,可以不吃不喝也能活很长时间。它每天能爬行6千米,即使两三个人站到龟背上,它照样能爬行。象龟背甲上甲片的数目与形状与一般乌龟不同。其背甲中央高隆,椎盾5片;肋盾每侧4片;缘盾每侧9片,前后缘略呈锯齿状,微向上翘起;颈盾1片;臀盾单片,较大。
商周时期龟甲被用来刻写重要的文字资料。商代中后期由于龟甲数量不足,开始部分用牛的肩胛骨代替,所以现代考古学家称之为“甲骨文”。目前发现有大约15万片甲骨,4500多个单字。这些甲骨文所记载的内容极为丰富,涉及到商代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不仅包括政治、军事、文化、社会习俗等内容,而且涉及天文、历法、医药等科学技术。
龟甲是文字的载体,象龟还是长寿吉祥的象征,所以,统治者要用它来托碑。明代早期以前的霸下像本来都没有牙齿,李东阳的说法出炉之后,再加上他的门生杨慎等人的炒作,霸下成为龙的儿子,于是也附上了龙形,有了牙齿。于是受苦受难的霸下摇身一变成为了神兽。
七、负屃
负屃,据说在龙子中排行老八,形似龙,平生好文,石碑两旁的文龙是其遗像。它们互相盘绕着,看去似在慢慢蠕动,把碑座装饰得更为典雅秀美。
北京万寿寺龙纹石碑蟠龙照壁
实际上不仅石碑,明清时代建筑中,梁、柱、照壁、天花板等均有饰以这种互相盘绕的龙纹,称作“盘龙”,也作“蟠龙”,是中国最传统、最普遍的龙形象。李东阳将这种“蟠龙”当做了“负屃”,实际上完全是一种误解。
龙子中有“负屃”的说法,仅李东阳一家。“负屃”这一名称其实来自于“赑屃(音毕戏)”,而“赑屃”其实就是霸下的本名。
甲骨文中称龟甲为“贝”。因为它可以坚固轻巧,便于保存和携带,在商代,商人把商品交易记录刻写在龟甲上。这种方法是商人的始祖“契”发明的,所以称作“契文”。“贝”因此成为中国最早的商品交易凭证,也就是货币。所以有关商品交易或金钱往来的许多字都带“贝”字,比如“货、贡、贸、贾、贿、财、贪、贫、费、赔、赎、贷”等。商代中后期由于贸易规模扩大,产自南方的龟甲供不应求,北方地区逐渐用其它贝壳作小额交易替代物。周代开始出现铜仿贝,如“鬼脸钱”、“蚁鼻钱”,最终演变为铜钱。
“屃”字上“尸”下“贝”,意为贝类死后留下的壳;“赑”字为三贝重叠,意指象龟的巨壳可以分解为多片甲用于刻写文字。
明代以前也有许多典籍出现“赑屃”的名称,例如东汉张衡的《西京赋》:“缀以二华,巨灵赑屃,高掌远跖,以流河曲,厥迹犹存。”西晋左思《吴都赋》也有提到“巨鳌赑屃,首冠灵山”。李东阳以为“赑屃”与“霸下”是石碑上两种不同的神兽,霸下在下是以“好负”,赑屃自然“好文”。也不知李大学士认不认识“赑”字,却将之称作“负屃”。
八、狴犴
狴犴,据说在龙子中排行老七,形似虎。它平生好讼,却又有威力,狱门上部那虎头形的装饰便是其遗像。传说狴犴不仅急公好义,仗义执言,而且能明辨是非,秉公而断,再加上它的形象威风凛凛,因此除装饰在狱门上外,还匐伏在官衙的大堂两侧。每当衙门长官坐堂,行政长官衔牌和肃静回避牌的上端,便有它的形象,它虎视眈眈,环视察看,维护公堂的肃穆正气。
明代交趾陶狴犴像狮头型藏獒
明代狱门上露出獠牙的狴犴头像露出獠牙的虎头型藏獒
狴犴的原型是陆生动物食肉类家畜的代表——藏獒。藏獒是最凶猛的家畜,有狮头型、虎头型两种,神态严肃,威风凛凛,有王者的霸气。藏獒拥有高度的智能,而且有超强的记忆力,一旦介绍某人给他们认识,他们很少会忘记这个人。它对一切陌生人和入侵者有着强烈的敌意和杀伤力,但却对喂养它们的主人是绝对忠诚和服从。一只藏獒不光能看家护院,而且能护卫整个村庄或庄园。在青藏高原,藏獒不仅能撕碎狼豹,看护牛羊,它还能预报雪崩、地震,舍命救主。
因为藏獒勇猛异常,古代官衙和监狱养之作守卫。《集韵·翰韵》记载:“豻,一说犴,野犬。犬所以守,故谓狱为犴。”因此“狱”字的写法是“边上两犬,言在中间”,意指在神犬藏獒的威慑下,使犯人不敢说谎言。
藏獒产于吐蕃(音波),所以又称蕃狗、蕃犬、蕃獒、蕃犴。李东阳再发明“狴”字,称之为“狴犴”,这一名就是来自“蕃(bo)犴”。李海霞《藏獒古名考》中也指出狴犴就是藏獒的古称。
九、鸱吻
鸱吻(音吃吻),也作螭吻,据说在龙子中排行老幺,是鱼形的龙。性情好望,口润嗓粗而好吞。鸱吻属水性,用它作镇邪之物以避火。故此,鸱吻多安在屋脊两头,做张口吞脊状,作消灾灭火之功效。它也是佛经中,雨神座下之物。
想象中的螭吻
真实的螭吻——蓝鲸
鸱吻的原型是海生动物温和鱼类的代表——蓝鲸。蓝鲸是地球上最大的动物,性情却十分温顺,主要以浮游生物为食。古人认为鲸属鱼类,其实它是生活在海洋中的哺乳动物。它每隔一段时间样到水面上来呼吸。它的鼻孔是在头顶上。浮出水面时,会喷出水柱。须鲸类喷出的水柱又高又细,齿鲸类喷出的水柱又粗又矮。所以古人认为它能灭火,把它安放在屋脊的两头。
古人称鲸鱼作鸱尾,北宋吴楚原《青箱杂记》记载:“海为鱼,虬尾似鸱,用以喷浪则降雨”。《太平御览》也有如下记述:“唐会要目,汉相梁殿灾后,越巫言,‘海中有鱼虬,尾似鸱,激浪即降雨’遂作其像于尾,以厌火祥。”文中所说的“越巫”是江浙一带的方士之流,“鱼虬”则是海边人对“鸱尾”的别称。李东阳再一次玩弄文字游戏,将“鸱尾”写作“鸱吻”。但民间早有流传“螭(音吃)龙”的说法,所以也有人认为李东阳的“鸱吻”一称是“螭吻”之误。
小结:龙生九子的传说故事版本有多种,对于这九子的介绍也是各有不同,九子的喜好是不一样的,所以象征含义也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