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文化是中国地域文化的一支,是古代楚国文化的一个体现,荆楚大地,也是古代音乐的发祥地,而说到古代乐器大概很多人都会想到琵琶、胡琴、古琴、古筝……而呜嘟则是荆楚大地上的特色,那么,荆楚文化礼品能否算是呜嘟呢?随小编一起去看看吧。
中国古代乐器以制作材料金、石、土、革、丝、木、匏、竹分类,成为之八音,呜嘟属于土类,由我国最早的乐器泥哨发展演变而成。
《嘉鱼县志》曾记载“泥呜嘟,古称吴嘟,为三国东吴时簰洲牧童所创”,随后流传于长江中下游。它最初只是顽童撮土而成,“呜嘟”二字就是由其发音而来。这件从荆楚文化遗存中发掘出的乡土乐器,已有2700余年历史。呜嘟音色圆润,浑厚悠扬、低沉古朴,清幽时,让人心静如水;高亢时,令人意动神驰。古呜嘟为泥土烧制,所以制作简单但是难以保存,所以历代都没有古呜嘟流传于世。现在呜嘟经楚文化研究者反复研究楚文化及呜嘟资料后制成现代呜嘟,现代呜嘟泥土烧成,鱼形中空,腹背共10个孔,口指并用可吹出圆润悠长的声音。
公元前476年春秋时期的诗经《小雅·南有嘉鱼》中说:帝王乘船南巡、有江鱼跃上、令人烹之、令后赞曰:“佳鱼,佳鱼”,此地后为嘉鱼县。而自古流传于这里的“泥哨”亦为鱼形;传说取于民间图腾、感恩赐县之意。据《嘉鱼县志》记载,“泥呜嘟,古称吴嘟,为三国东吴时,簰洲牧童所创,历代改进”。随后文学流传于长江中下游。
1985年,毕演生先生发掘研究呜嘟,扩增音域至11度,音色浑厚圆润。中央民族音乐研究所黄翔鹏先生在僵文化科技评审大会上指出“埙无哨口,呜嘟是有哨口的,应当保持它的特点”。此后,呜嘟在第三届中国艺术节上获得高度评价,毕寅生多次带呜嘟随国家级艺术团出访演奏,享誉海内外。
呜嘟,这“来自人类最初的声音”,在演奏影视音乐之外,亦广泛得到文博、收藏、旅游爱好者的青睐,成为最具湖北特色的古代乐器和艺术藏品之一。
泥土烧成,鱼形中空,腹背共10个孔,口指并用可吹出圆润悠长的声音。这件从荆楚文化遗存中发掘出的乡土乐器,已有2700余年历史。呜嘟音色圆润,浑厚悠扬、低沉古朴,清幽时,让人心静如水;高亢时,令人意动神驰。2007年它被列为湖北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楚韵呜嘟文化工作室的总经理徐建中介绍说,《嘉鱼县志》曾记载“泥呜嘟,古称吴嘟,为三国东吴时簰洲牧童所创”,随后流传于长江中下游。它最初只是顽童撮土而成,“呜嘟”二字就是由其发音而来。
2000年春节,徐建中结识了嘉鱼县文化馆的毕寅生。毕寅生正因为热爱而成为呜嘟的狂热推广者。经过一番倾谈,原本经营医疗器械生意的徐建中也不顾家人反对,投入了呜嘟的研发、推广中。学会制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从选土、制坯到烧窑看火,徐建中不断请教专家,民间艺人,他一直坚持纯手工制作,以保证音韵真确。改良后,经过烧制,呜嘟可以长期保存,音域拓展了,音准提高了,以前只能吹2、3个音符现在能吹11个。相比较“埙”,同为土乐器,呜嘟吹法更简单,感兴趣的人拿起它就能吹响,人们很容易接受这一古老乐器。他还结合楚文化特点,选择了红、黑两种颜色为呜嘟着色。在打开销路的同时,徐建中非常注重呜嘟的研发工作,已开发出10多个品种。
小结:小编自觉是一个五音不全的人而对于乐器的辨识度也很低,总觉得呜嘟和陶笛长得很像……这样说会不会被打呢?
猜你喜欢:
荆楚文化之楚国历史文化的摘要
荆楚文化的建筑形式是怎么样的?
湖北历史名将大盘点
湖北历史文化名城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