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最热的节气大暑之后,便迎来了立秋,而立秋开始之后,意味着夏天即将结束,秋天即将来领。但是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天气还是会比较炎热,等三伏天结束之后,天气才会开始转凉,也意味着秋天的到来。
节气的意义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三个节气,更是秋天的第一个节气,时间在每年公历的8月7日、8日或9日。从文字角度来看,“秋”字由禾与火字组成,是禾谷成熟的意思。秋季是天气由热转凉、再由凉转寒的过渡性季节。立秋后虽然一时暑气难消,有“秋老虎”的余威,但总的趋势是天气逐渐凉爽。
气候特点
立秋节气虽然是球体年的第一个节气,但并不是秋天的气候已经到来了。划分气候季节要根据“候平均温度”,即当地连续5日的平均温度在22℃以下,才算真正秋天的时节。中国地域辽阔,虽各地气候有差别,但此时大部分地区仍未进入秋天气候,况且每年大热三伏天的末伏还在立秋后第3日。尤其是中国南方此节气内还是夏暑之时,同时由于台风雨季节渐去了,气温更酷热,中国医学也对从立秋起至秋分前这段日子称之为“长夏”。
农耕的寓意
农谚说:“雷打秋,冬半收”,“立秋晴一日,农夫不用力”。说明立秋的时候,如果听到雷声,冬季时农作物就会欠收;如果立秋日天气晴朗,必定可以风调雨顺的过日子,农事不会有旱涝之忧,可以坐等丰收。此外,还有“七月秋样样收,六月秋样样丢”,“秋前北风秋后雨;秋后北风干河底”的说法。也就是说,农历七月立秋,五谷可望丰收,如果立秋日在农历六月,则五谷不熟还必致欠收;立秋前刮起北风,立秋后必会下雨,如果立秋后刮北风,则当年冬天可能会发生干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