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剧是中国戏曲文化中一个兼容了多种声腔和曲调的汉族戏曲剧种,它是使用赣语来进行表演,最初起源于弋阳腔,是古老最着名的四大声腔之一。赣剧的历史非常悠久,宋、元之后开始在我国东南部传播。大家是不是对这个戏曲剧种很感兴趣呢?现在不妨就跟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简介
赣剧是一个兼唱高腔、乱弹、昆腔及其它曲调的多声腔的汉族戏曲剧种。所用方言为赣语。其起源和前身为弋阳腔,为着名的古代四大声腔之一。弋阳腔饶河班、信河班两大流派1950年相合,随后进入省会南昌,1953年正式成立江西省赣剧团,弋阳腔于是更名为赣剧。赣剧的弹腔,以二黄、西皮为主,其它还包括秦腔、高拨子、浙调、浦江调和文南词诸腔,其中优美动听的文南词腔调尤受群众的欢迎。解放后,赣剧艺术进行改革,整理、改编演出了《梁祝姻缘》、《还魂记》、《窦娥冤》等优秀传统剧目。赣剧的发展对对京剧、川剧、湘剧、秦腔等44个剧种的形成产生了巨大影响。
2011年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起源
赣剧的形成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宋、元以后,南戏开始流传于我国东南诸省。赣东北地区的饶州、广信两府,曾归江浙行省管辖,明代洪武初年划入江西省。由于交通方便和贸易往来,南戏随之传入广信府的弋阳县。当时,在弋阳县落脚的南戏,是专演《目连救母》戏文的。这种戏文,因为受到当地宗教思想的影响,逐渐发生一些变化,从而形成一种具有江西特点的南戏,被人称为“弋阳腔”,与江浙地区的其他南戏声腔,并驾齐驱。明代成化、弘治年间(1465--1505)祝允明《猥谈》在对南戏声腔的评述中,就提到了江西的弋阳腔,作为赣剧的主要声腔,弋阳腔是最为古老的。
表演形式
赣剧是江西省的汉族赣语戏曲剧种之一,发端于明代的弋阳腔,起源于赣东北地区。明、清两代,以唱高腔为主,后来融合昆曲、乱弹腔诸腔于一体;赣剧的前身饶河班和信河班,都以演唱乱弹腔为主。其中饶河班以景德镇、鄱阳、乐平为中心,保存了部分的高腔剧目,艺术风格也比较古朴、粗犷;信河班则是以贵溪、玉山为中心,没有高腔,它的乱弹唱腔则相比较而言较为婉转流利,旧时也统一称作“江西班”。1950年时,合并饶河、信河两个分支,正式更名为赣剧。
风格特点
弋阳腔的唱腔结构、伴奏及行当与余姚腔、昆山腔、海盐腔基本一样。据清·李调元的《剧话》:"弋腔始弋阳,即今'高腔'"。由此可知,弋阳腔又通称为高腔。弋阳腔又有徒歌、帮腔、滚调等演唱形式,配以锣鼓,气氛热烈,它的粗犷、豪放、激越、明快的特点,深受广大劳动群众的欢迎。
弋阳腔的曲牌,来源于两个方面:出自南戏的曲牌有[鹧鸪天]、[皂罗袍]、[泣颜回]、[驻云飞]、[香罗带]、[红衲袄]、[山坡羊]、[步步娇]等;出自北曲的有[新水令]、[端正好]、[点绛唇]、[寄生草]、[朝天子]、[醉太平]、[快活林]、[清江引]等。它们虽为套曲,但可随心入腔。
弋阳腔的角色分为小生、正生、老生、二花、三花、小旦、正旦、老旦等行,其唱腔结构最初采用曲牌联套体,演出时仅辅以锣鼓而不用管弦伴奏,演员一人演唱,数人接腔,形成极富特点的"徒歌、帮腔"演唱方式,明代中叶又发展出打破曲牌联套体制的滚调,进一步增强了声腔音乐的戏剧性和表现力。在广泛流播的过程中,弋阳腔繁衍出多种变体,由此形成高腔体系,对南北各地的四十几个声腔剧种产生了重要影响,推动了中国汉族民间戏曲的发展进程。
弋阳腔显着特色是"一唱众和",以打击乐和丝、竹、弦、管等乐器配乐伴奏,唱腔可塑性大、声调高亢,既具南方温柔敦厚之雅韵,又兼北方慷慨激昂之气质。
弋阳腔剧目分连台大戏和传奇本两大类,前者包括《三国传》、《水浒传》、《岳飞传》、《目连传》、《封神传》等,后者包括《青梅会》、《古城会》、《定天山》、《金貂记》、《珍珠记》、《卖水记》等。
赣剧的表演风格古朴厚实,亲切逼真。口白以中州韵为基础。行当分老生、正生、小生、老旦、正旦、小旦、大花、二花、三花,称为“九角头”。赣剧的腔调计有[高腔]、[二凡]、[西皮]、[文南词]、[秦腔]、[老拨子]、[浙调]、[浦江调]、[昆曲]、[梆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