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曲子戏又称“小曲戏”,“小调戏”,是中国戏曲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甘肃地区独有的汉族戏曲剧种。敦煌曲子戏的表演主要分为舞台表演和地摊坐唱两种,取材广泛,大多为神话故事。大家是不是对这个戏曲剧种很感兴趣呢?不妨现在就跟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简介
敦煌曲子戏是甘肃省敦煌市独有的汉族戏曲剧种之一,亦称“小曲戏”、“小调戏”。它源于明清时期的民间俗曲。演出形式有舞台演出和地摊坐唱两种,曲子戏剧目题材广泛,多表现神话故事、历史传说及民间社会生活等。列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历史渊源
曲子戏源于明清时期的民间俗曲,20世纪初的清末民初在中国各地形成具有不同风格的地方小戏,如敦煌曲子戏、华亭曲子戏、新疆曲子戏、宁夏曲子戏等。曲子戏的唱腔属联腔体,由众多的曲牌连缀而成,在发展过程中又吸取了秦腔、眉户的艺术成分。清末至民国是敦煌曲子戏最为盛行的时期,村村都有自发组织的曲子戏班,并涌现出了较有影响的曲子戏演员。“东牛西牛两个旦(花旦),没有换柱子娈(玩)不转”,说的就是第二代曲子戏的三位优秀演员,东牛、西牛、换柱子均为艺名,东牛名赵吉德,西牛名王登义,换柱子名高中,此外还有孙家福、沈生财、孙家友、周进录、方荣在观众中也颇有名气。
表现形式
敦煌曲子戏的演出形式有舞台演出和地摊坐唱两种,其中舞台演出俗称“彩唱”,有文武场和服装道具,道白用当地方言,表演要求旦角扭得欢,走得漂,舞蹈轻盈活泼,形象生动,丑角则需幽默诙谐,滑稽伶俐。地摊坐唱俗称清唱,不受演出场地的限制,不需服装道具,只要唱者嗓子好、唱调准、曲调多、板路稳就可以入座献唱。曲子戏剧目题材广泛,多表现神话故事、历史传说及民间社会生活等。
舞台演出俗称彩唱,有演出场地、文武乐队和服装道具。道白均用敦煌方言中的河东腔和河西腔。对演员具有较高的表演要求,旦角扭的欢,走的漂,舞蹈轻盈活泼,形象生动。丑角幽默诙谐,滑稽伶俐,角色扮演者表情细腻,感情真切,使人看得出神。地摊坐唱,俗称清唱,不受演出场地的限制,不需服装道具,只要唱者嗓子好,唱调准,曲调多,板路稳就可以入座献唱,无拘无束。艺人怡然自得。听众心旷神怡,如醉如痴。
音乐唱腔
敦煌曲子戏的音乐唱腔吸收了陕西秦腔、眉户及甘肃各地曲子戏的各种曲调,是在民间音乐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曲牌体戏曲音乐。它包容了文学、音乐、舞蹈、曲艺、特技等各种艺术成份。主要由剧本、曲调、曲牌三部分组成。其伴奏乐器文武兼备。剧本短小、情节曲折,语言生动,幽默滑稽。曲调非常丰富,欢调使人兴奋无比,悲调能够催人泪下。敦煌曲子戏在舞台上演出时,演奏的乐队分为文武场面,武场是指打击乐,文场是指丝管乐器。武场中的乐器主要有板鼓、板、梆子、手锣、勾锣、甩子、瓦子等;文场中的乐器有三弦、板胡、二胡、竹笛、唢呐等。
传承情况
由于曲子戏是民间艺术,一直都是口传心授,并没有形成文字资料和相关记录,许多珍贵的剧目曲调都随着老一辈艺人的去世失传,无可考据。有研究表明,尽管在内容上有所演变,并增加了民间新创作和新的艺术形式,但在已经形成自己风格的敦煌曲子戏中,仍保留有敦煌遗书中的曲子词和曲调,这使敦煌文化的余脉在民间得到了延续。敦煌曲子戏在20世纪前半叶的敦煌还是很盛行的,直到20世纪60年代初,虽然食不果腹,但人们仍不忘苦中作乐,曲子戏在当地还是颇有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