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戏种比较多,相信喜欢戏剧的人也不会少。作为中国戏曲文化,在南方福建这一地带,主要流行高甲戏和梨园戏等。南音,是现存历史最悠久的汉族古乐。起源于唐,形成于宋,主要流行于闽南及台湾、南洋群岛华侨居住地区。很多人不知道梨园戏和南音的区别和联系,今天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一下二者。
先说二者的区别。首先是历史的形成上,南音的肇始可以追溯到唐代,梨园戏则是是宋、元南戏的一个支派。泉州是南音的故乡,而泉州是一个“移民”城市,历史上几次次大的移民潮促进了闽南方言的形成于发展,同时南下的中原人带去音乐不断与当地音乐结合,并逐渐发展变化而形成南音。据说,王潮、王审知兄弟率兵入闽后,带去了唐代“大曲”;这些“大曲”传到民间,与当地民间音乐相结合,从而产生了南音(或者是融入了南音当中)。孙星群认为:“王审知在佛教上花费了大量的财力和人力,把精力放在宣扬佛典上,与此同时,他也不自觉地通过佛教保存、传播乐唐乐,促进了南音的肇端。”另外,南音人不管身处何处,都祭祀一个共同的祖先——郎君大仙。“郎君大仙”又称孟府郎君,指的是五代时期后蜀后主孟昶。许永忠说,“南音,即江南音乐、南部音乐之意,专指起源于五代十国后蜀帝都、江南锦城成都、后在福建南部广泛流传并蕃衍到台港澳和东南亚、欧美各国及日韩的中国古代宫廷音乐乐种……目前,多数中外专家学者认同南音界传统说法,即后蜀后主孟昶 (919-965)为中华南音创始人,并用许多史料加以论证。孟昶之妃花蕊夫人所着《宫词》156首,记叙孟昶创始‘御制新曲’者比比皆是,其中尤以‘御制新翻曲子成,六宫才唱未知名。尽将觱篥来抄谱,先按君王玉笛声’最为精辟。孟蜀御乐传入宋都汴京,有《宋史·乐志·教坊》为证。该志书说:‘宋初循旧制,置教坊,凡四部。其后平荆南,得乐工三十二人;平西川,得一百三十九人;平江南,得十六人;平太原,得十九人;余藩臣所贡者八十三人;又太守蕃邸有七十一人。由是,四方执艺之精者皆在籍中。’可见,西川139名乐工功不可没。”袁静芳教授认为,“五代西蜀曲子词音乐是泉州南音之发端,而五代蜀主孟昶精通音律,喜爱并倡导曲子词音乐,因此后世南音推崇他为‘始祖’”。 因此之所以把五代蜀主孟昶定位南音祖师,是因为五代西蜀“曲子词”音乐被当作泉州南音之发端,而孟昶对“曲子词”音乐有一定贡献,他本人又精通音律,御封的“郎君大仙”名正言顺,所以把孟昶定为“郎君大仙”予以祭拜。(上述材料摘自陈燕婷《南音传统演唱程式探析》)我查阅《中国音乐辞典》时并没有对福建南音的形成时间做准确界定,只是说南音和古代的歌舞音乐、词曲音乐、戏曲音乐都有密切的关系,清代时,南音的形式确立,并且流行。但是综上所述材料,包括乐器形制,应该可以确定南音起于唐代。
其次在性质上,福建南音是一种乐种,梨园戏是一个戏剧剧种,性质决定了二者内容与形式的不同。福建南音包含有“指”“谱”“曲”三大部分,“指”又称“指套”,是有词、有谱的套曲,许多“指”与古代戏文,尤其是宋元南戏或传奇密切相关;“谱”,是标题的器乐套曲,如着名的“四”(《四时景》)“梅”(《梅花操》)“走”(《八骏马》)“归”(《百鸟归巢》)四套;“曲”,即散曲,是有歌词的乐曲,数量众多。三者之间演奏时严格遵循“指”—“曲”—“谱”的演唱顺序,以过支曲联接不同管门、滚门的乐曲(如锦板),遵循由慢到快的演唱顺序(如七撩—三撩—叠拍—紧叠),曲与曲之间不间断不重复。内容上大致可以分为抒情、写景、叙事三类。梨园戏是宋、元南戏的一个支派,分为小梨园(七子班)和大梨园的“上路”“下南”三大流派。内容和形式上较多保留了宋、元剧目和形式特点。“上路”存有不少南戏脚本,多数敷演忠孝节义,如《朱文》《蔡伯喈》等;“下南”则较多地保存本地特有剧目,古朴粗犷,生活气息浓,如《郑元和》《苏秦》等;小梨园以生旦见长,文辞典雅,曲调缠绵,表演细腻,如《蒋世隆》《董永》《陈三》《吕蒙正》《高文举》《郭华》等。
其三在表演上,梨园戏有着一整套代代相传的严格科范,其基本动作称为“十八步科母”,尤其是手势表演,丰富多彩,细腻独特,与敦煌壁画人物的手势有着一脉相承的异曲同工之妙。南音以演唱为主,演唱者表演成分较少。
相对于二者的区别,梨园戏与南音的联系是主要的,二者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相互促进,相互影响。
首先在流传地域上,二者都流行于福建省闽南方言区,属于中国音乐体系中的闽台支脉,都植根于历史文化名城——泉州。
其次二者不仅在乐队在配置上近外,在具体乐器形制和乐器组合上也相近。比如梨园戏和南音中都是箫与二弦一组,琵琶与三弦一组,执拍板者位于中间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