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的外貌都是父母给的,除开那种医生给的,但是这些器官的结构都是有着自己民族的共同点,比如说鼻子都会比较高啊,身高比较魁梧啊,每个民族都是不同的人种特征,那么汉族人是什么人种呢?和小编一起去了解一下这个复杂的人种文化。
汉人是什么人种?
北方汉族种族上属于远东人种,南方汉族属于南亚人种与远东人种的过度种族。但从一个更大的角度讲,东亚各民族,都属于蒙古利亚人种,既黄种人。亚洲的黄种人,可以大致的分为北方蒙古利亚人种和南亚蒙古利亚人种两种。而这里所说的远东人种,实际上是两者的混血人种。但远东人种也具有一定的独有特点。如身材比两者都高,颧骨靠近眼睛,肱骨粗壮,头发最粗,最直,最硬等等。
具体的讲,北方汉族具有以下特点:
1、身材高大,华北,西北,东北人普遍比南方人高6-10cm、是东亚身高最高种族,也是除巴塔哥尼亚印第安人外,最高的黄种人。
2、皮下脂肪厚,这与气候寒冷有关。
3、肤色较浅。
4、鼻骨高,鼻翼不发达,鼻指数小。
5、颧骨位置靠近眼眶。
6、眼裂小,既小眼睛。且多单凤眼,既单眼皮多。
7、内眼角低,外眼角高,既眼睛向上倾斜。
8、眼角内侧有蒙古褶,既内侧上眼皮在眼角处向下遮盖泪腺,、而形成的褶。
9面骨宽。
10、第二期被毛(性毛)比南方人少,这是与我们的一贯印象不、同的。
11、头指数小,所谓头指数,既头骨的左右宽占前后长的比例。北方人头指数794,属于中头型,与北亚和蒙古草原上各族相似。南方人头指数80以上,与朝鲜81,日本84相似,属于、短头型。
12、唇薄。
13、骨骼轮廓模糊。
相应的,南方人具有以下特征:
1、身材较矮。
2、皮下脂肪薄。
3、肤色深。
4、鼻骨低,鼻翼发达,鼻指数大。
5、颧骨低。
6、眼裂大,既大眼睛,且多双眼皮。
7、内外眼角在同一水平线上。
8、只有南方人中的“北方人”,和少部分人有蒙古褶。
9、面骨窄。
10、性毛比北方人发达。
11、头指数大。
12、唇薄。
13、骨骼轮廓清晰。
但这也不是绝对的,总体上有此趋势。何况还有“北人而南、相,客籍者”,当然不在此列。南方人与北方人的巨大差异,不仅与气候有关,还与汉族的历史发展有关。
六千年前,中国的大地上,人种与现在差别较大。
1、在今天的河西走廊和黄土高原北部,生活着讲汉语的部落,、种族上接近远东人种。
2、河套地区和蒙古草原西部居住着讲突厥语的民族,人种上属、于北亚人种,他们创造了鄂尔多斯文化。
3、蒙古草原东部和辽河流域居住着讲蒙古语的民族,人种上也、接近远东人种,他们创造了夏家店文化。
4、东北地区居住着讲通古斯语(满语)的民族,人种上也接近、远东人种,他们创造了红山文化。
5、青海等地居住讲藏缅语的各族,人种上与汉语部落最接近。
6、黄河中游生活的一支古老的民族,文化上非常先进,语言上属于汉藏语系,并且更接近汉语。但种族上却或多或少的具有南亚人种的特点。
7、黄河下游,淮河流域,长江下游居住着马来人,种族上是南、亚人种。
8、汉江流域居住着讲泰语的民族,人种上是南亚人种。
9、广阔的南方居住着南亚人种,他们的语言除南亚语系的柬埔、寨语河和孟语外,几乎都没流传下来。
10、蒙古草原北部,贝加尔湖南岸生活着北亚人种,他们的语言、除古亚西亚语系的勘察加语,都没流传下来。
11、以上各地的居民都是黄种人,而在中国的新疆地区,居住着、讲原始利雅安语的白种人,具体的讲,属于北欧人种波罗的海类型。
从那时起,讲汉语的各部开始向西,东,南各地迁徙。除向西的一支被同化外,到距今两千年前,讲汉语的民族已经遍布黄河流域。他们种族上是远东人种。而原来的部落,多迁徙到南方。于是形成了北方远东人种,南方南亚人种的局面。汉族在这一时期,被秦帝国统一。从此后的上千年中,汉族不断南迁,形成了南方人是远东人种与南亚人种的过度人种的特点。而北方汉族也发生了变化,主要是由于同化了大量的异族所至。但种族上任属远东人种。汉族这一历史被汉族的血型分布诚实的记录了下来。在20多种血型划分方法中,从MN血型系统来看,北方是M型,南方是N型。从ABO系统来看,比较混杂,尤其是城市。但由于该系统大家比较熟悉,就以此分析吧。从大范围讲,长江以北各地A型血为多,大概传统汉族的大部分人血型既是如此吧。长江以南B型血占多数,主要是汉化的南方各族因素。而南方的福建,台湾,广东,广西,海南等省,O型血比例则最高,而这几省也最俱南亚人种特点。在北方,也不是、A型血一统天下,在长城两侧,O型血和B型血的比例非常高。而且具有越往东,B型血越多。而延长城向西,则B型血比例逐渐减少,O型血比例逐渐增多。这是北方各族大量汉化的结果。据说,民族学家已经找到达斡尔族是契丹人后代的证据,其中一个竟是和华北北部汉族血型相近。可见这种、同化的剧烈。
北方汉族和南方汉族的种族虽然不同,但共同点远多于不同点。这里告诉你两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一个是铲型门齿,既门齿断面呈‘[“”“”型;另一个是哺乳期长奶藓,又叫胎迹,学名蒙古斑。这两个形状汉族中98%的人都有。当然,和汉族相近的藏族,蒙古族,满族,朝鲜族,回族中90-95%的人也都有。毕竟我们都是是中华民族的一员吗。
刘邦和李世民,两个世界闻名的汉族人。我们可以以此为例进行说明,刘邦是典型的江淮人,但他更接近今天的西南,江浙一带的汉族人。李世民这个有3/4鲜卑族血统的明君,种族上是典型的远东人种,更象一个西北人。不用说,如果你长的想他们的话,你可是典型的汉族人了
日本人:在没有研究以前估计所有的人种学家都会把日本人归到蒙古利亚人种的范畴里,实际上这是完全错误的,所谓的大和族是一个由通古斯人种和蒙古人种混杂起来的民族,在对日本人的骨骼进行研究的过程中还发现其中有蒙古利亚人种南支的成分搀杂。总的来说日本人是一种具有岛民特征的黄种人分支,其体格特征是:东亚通古斯人种和蒙古人种的杂合体,具体的体貌特征是:身材矮小,肩窄,双腿短小呈纺锤型,X或O型腿很多,臀部宽大,面部比一般黄种人更加的扁平(黄种人已经很扁平了),鼻梁不明显,有特殊的臀斑。成年男子的身高一般在1公尺55公厘左右,成年女子身高150公厘左右(1878年)《人种卫生学》(【德】摩尔根)
汉族,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约占世界总人口的19%,总人口约为13亿。根据统计,在中国大陆,汉族占总人口的92%;在囼湾,汉族占总人口的98%;在香港和澳门,汉族分别占总人口的95%和97%.但是,中国是否存在真正的汉族人?他们应该长什么样子?现在住在哪里?
现在的汉族人,除了拥有血统外,还有什么“根基”?
最近,经过科学家的研究发现,中国实际上并不存在纯种的汉族人,甚至连汉族的概念,在DNA检测下都已经不复存在。
汉族:曾经生活在中原地区
“我们一般认为汉族人属于中原人”,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谢小东告诉记者,最近,他刚刚完成了西北地区少数民族变迁的DNA研究。
在中国历史上,中原这个范围主要是现在的河南,还包括山西南部,江苏西部及安徽西北部少数地方,也就是说,只有居住在这里的人才算是中原人,也就是比较纯粹的汉族人。
“但这个说法又不对了,在商周时期,建都于今天西安的西周肯定属于汉族,但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同样诞生于陕西的秦则直接被定义为戎,成了少数民族。”谢小东说。
另一个有趣的现象是,中国人一般认为自己是“炎黄子孙”,但根据研究,黄帝发源于今天的甘肃沁阳到天水一带,炎帝发源于陇东到陕西的黄土高原地区,这些地区实际上都不属于中原。“这些地方曾长期被成为北狄。”
“因此,汉族只是某一时期人为的地区性划分,这个民族并不具有其特定的定义,只是为了于周边相区分而建立的。”谢小东告诉记者。
而随着中国历史的变迁,即使曾经被确切定义为汉族地区的居民,也发生了大规模迁移。由于服兵役、逃避战乱、因罪流放等因素,汉族一直在从中原地区向南迁移。
“根据研究,现在的客家人倒是很纯粹的继承了当时中原人的文化传统,比如他们说古语,风俗习惯也有历史痕迹,他们才是真正的中原人,但他们现在只能以少数族群的形式存在了。”
“中国不存在纯种汉族人与长期的大规模人种迁移也有关系,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周边少数民族甚至周边国家都在不断与汉族融合。”
经过大规模血样检测,现在,大多数内迁少数民族的来源及走向已经得到了确定。
回族:一度随成吉思汗远征
“回族是除汉族外,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谢小东说,回族的名字来自成吉思汗的一支部队:回回探马赤军。是成吉思汗在向西拓展疆土的过程中,沿途征发而来的一支特种部队,这支部队骁勇善战,是成吉思汗部队的主力。
成吉思汗平定西部后,便把这支特种部队向东调度,“今天的回族涮羊肉都叫’东来顺‘,就是取了那个意思。”于是,随着成吉思汗的战略部署,回回探马赤军便分散在各个角落,随后成为回族,按照当初的部署分布在中国各地。
“成吉思汗曾在甘肃一带驻扎了大量的回回探马赤军,于是现今甘肃省境内回民人数比较多。”
更多的回回探马赤军随成吉思汗进攻南宋,随地驻扎,“其中在攻打南宋咸阳城一战中,回回探马赤军利用阿拉伯的火炮,把三年没有攻下的咸阳城城墙打出缺口。”
而谢小东对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回族进行大规模DNA检测后确定,这里的回族来源于今天的土库曼斯坦和哈萨克斯坦。
越族:随海平面上涨而迁徙
“越人,也就是河姆渡人,是曾经在中国南方比较兴旺的民族。”谢小东说。
根据考古发现,越人随着海平面上涨逐渐向内陆退缩,最后向湖北,江西,广西迁徙,并最终在广西消失。
“这种消失并不是人种的灭绝,而是完全与当地民族融合,最终自身民族彻底消失,包括语言和文字,但他们的遗传基因却依然顽强的存在,这也是科学家能够发现越人迁徙路线的依据。”
但谢小东说,这种文化上的消失也不完全,比如江南女人过去经常穿着的兰褂子和头上戴的兰帕子,都有越人的痕迹。
西夏:种族灭绝后的彻底消亡
在中原地区周边的国家中,西夏无疑是最为惨烈的一个,“成吉思汗在进攻西夏时,遭到了空前的抵抗,最终连成吉思汗本人也死在了西夏,这让成吉思汗的军队非常恼火。”谢小东说,在这样的前提下,蒙古军队对西夏进行了种族灭绝政策。
“西夏人基本上被消灭光了,他们的文化、历史也全部损失殆尽。”这种损失彻底到,即使现代的人种学家刻意去寻找西夏人的基因,也完全找不到范本。
当然,一小部分西夏人也融入了中原,但这些有代表性的基因已无法找到了。(李宁源)
最佳答案、人类根据不同肤色被划分为三大人种,中国人属于什么人种呢?
按照人类学家研究,全世界的各种人种都属于同一物种,有着共同的起源,大约在距今5万年前,人类体质发展到晚期智人阶段。与此同时,世界上的三大人种也基本形成。
按照人类学家分类,当代中国人属于蒙古人种的东亚类型和南亚类型。蒙古人种的主要特征是:体形肤色中等,头发直而硬,体毛和须发较少,脸扁平,鼻宽度中等,鼻梁较低,唇厚中等,眼睑大多有内眦褶且眼角有角度(俗称蒙古眼),高眼眶,颧骨突出,多铲形门齿,面骨平扁,少体味。
中国文明产生于旧石器时代晚期和新石器时代。在中国境内发现的人骨化石全都属于原始蒙古人种,属于晚期智人,因此可以说中国的晚期智人是我们的直系祖先。
在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顶,紧靠发现北京直立人的第一地点,曾发现了山顶洞人化石,其中有三个比较完整的头骨。经着名人类学家魏敦瑞观察,其中一个男性头骨在测量上很像某些西欧智人化石,从外形观察却应确定为原始蒙古人种;另一个女性头骨很像美拉尼西亚类型;还有一个女性头骨则像爱斯基摩人类型。因此,他得出了一个奇怪的推测:这些山顶洞人是由外地迁来的居民,因受到原住当地的蒙古人种的攻击而绝了种,所以后来的中国人的体质特征同他们没有直接的继承关系。后来的学者重新研究了山顶洞人的三个头骨,认为魏敦瑞过分地强调了三者的差异而对其共***估计不足,实际上三者都应代表原始蒙古人种,与中国人、爱斯基摩人、美洲印第安人特别相近,是上述几种人的共同祖先,并不是几种人聚集到了一个山顶里。
山顶洞人就属于中国的晚期智人,他们的脑量为1300-1500毫升,在现代人脑量的变异范围内,脑内动脉支也同现代人接近,说明其智力发达程度已与现代人接近了。
到了公元前5000年-公元前3000年的新石器时代的中期,中国的北方出现了仰韶文化,它主要分布在陕西关中、河南大部、山西南部、河北北部和甘肃、青海河套地区,至今已有1000多处遗址被发现,覆盖了中国文明早期的核心地带,影响中原大部分后来文化,是中国文明的主干。仰韶文化的居民以蒙古人种的东亚类型为主体,包含一些中亚、南亚因素,是东亚蒙古人种的主体文化。这个时期的古人已开始大规模的村落定居生活。
在仰韶文化的各遗址中,村落遗址尤以姜寨最为完整。姜寨遗址建立于公元前4600年-公元前3690年,位于陕西省临潼县城北的姜寨,面积为5500平方米,呈圆形,村周围有宽深都为2米的护村濠,村中央居住区是一个广场。村落以氏族为组,有5组建筑群共100多座房屋,每个氏族有一个大型公房,为中小型房屋所环绕。房屋有地穴、半地穴、平地起建三种,多间房也逐渐流行。房屋多用三合泥铺地,木骨泥墙。全家以老母亲为中心,全家居于中房中,育龄妇女在小房中接待男友,而成年男子平时则住在大公房中,是典型的母系氏族。这时的农业已高度发展。仰韶文化主要分布在黄河流域,虽然这里的气候干旱,年降水量较少,但雨水多集中在夏季,有利于抗旱作物的生长。加之这里的黄土由于风成起因,土壤结构均匀,松散,具有良好的保水和供水性能,而且土壤中蕴含着较高的自然肥力。这些条件,就使得这里种植谷物极易获得较高的收成。原始农业的出现,是人类改造自然所取得的一个巨大成功。文明的产生是与农业的发展息息相关的。所以说,仰韶文化奠定了中华文明的基础。生活在仰韶文化时期的古人,无疑是中国人的祖先。
人类学家的研究还表明:中国人的人种特征很大程度上是适应东亚中纬度的地理环境的,中等身材,中等肤色与中纬度的日照、温度相应,“蒙古眼”、平鼻可能与中亚寒冷的多风沙气候有关。
但是,中国人的人种构成也不是单一的,黄河下游的大汶口文化居民可能有波利尼西亚的因素,河姆渡文化和广东发现的一些人骨化石则有明显的澳大利亚-尼格罗成分,商代殷墟发现的人头骨也包含了几种不同种族的人。因为,在石器时代以前,人类处于长期和大幅度的迁徙中,只有人类进入了有史时代,形成了地域性民族,人类的生活才相对稳定。因而,在中华民族形成一个独立整体和中国文明的形成过程中,总是要融汇众多的要素,即使在中华民族形成之后,也在不断地吸收着新的成分。
现在地球上所有的民族,血缘上都是杂种,没有纯种
六千年前,中国的大地上,人种与现在差别较大。
1、在今天的河西走廊和黄土高原北部,生活着讲汉语的部落,种族上接近远东人种。
2、河套地区和蒙古草原西部居住着讲突厥语的民族,人种上属于北亚人种,他们创造了鄂尔多斯文化。
3、蒙古草原东部和辽河流域居住着讲蒙古语的民族,人种上也接近远东人种,他们创造了夏家店文化。
4、东北地区居住着讲通古斯语(满语)的民族,人种上也接近远东人种,他们创造了红山文化。
5、青海等地居住讲藏缅语的各族,人种上与汉语部落最接近。
6、黄河中游生活的一支古老的民族,文化上非常先进,语言上属于汉藏语系,并且更接近汉语。但种族上却或多或少的具有南亚人种的特点。
7、黄河下游,淮河流域,长江下游居住着马来人,种族上是南亚人种。
8、汉江流域居住着讲泰语的民族,人种上是南亚人种。
9、广阔的南方居住着南亚人种,他们的语言除南亚语系的柬埔寨语河和孟语外,几乎都没流传下来。
10、蒙古草原北部,贝加尔湖南岸生活着北亚人种,他们的语言除古亚西亚语系的勘察加语,都没流传下来。
11、以上各地的居民都是黄种人,而在我国的新疆地区,居住着讲原始利雅安语的白种人,具体的讲,属于北欧人种波罗的海类型。从那时起,讲汉语的各部开始向西,东,南各地迁徙。除向西的一支被同化外,到距今两千年前,讲汉语的民族已经遍布黄河流域。他们种族上是远东人种。而原来的部落,多迁徙到南方。于是形成了北方远东人种,南方南亚人种的局面。
分子生物学的方法研究汉族人的民族起源和基因结构
今天的汉族人,占压倒性主体的是O-M175.、具体分析,在M175下还可以细分为最大三个子支系(其他N多小类型都不算):O1-M119、O2-M95、O3-M122.
这三个子类型地理分布很有意思:
O1-M119广泛分布在从北亚到东南亚,但在最中央的黄河流域竟几乎找不到!在贝加尔湖畔的布里亚特人,其O1-M119的比例最高,达34%,另外,北亚地区的外蒙、满州、朝鲜、日本、堪察加人等民族也有O1-M119类型,但一般比例不超过10%,中国南方,浙江、上海、福建等省份,O1-M119比例也较高。而在黄河流域的山东、河北地区的汉族人中,O1-M119类型的比例都小于0.5%,在陕西、山西、湖北等省,没有发现这种类型,出现频率为零,M119的分布呈现的是两头大中间少的格局。
O2-M95类型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地区,在泰国高达55%,从泰国向北在递减,从泰国向南也在递减,可以推论O2-M95变异最初出现在东南亚地区,并向西周扩散。在东亚地区,只在朝鲜人、日本人、阿穆尔人中有一定分布,在山东、河北、甘肃的汉族人群中,出现频率全部为零,找不到这种类型,在南方汉族人中,能找到出现概率非常低的M95.
O3-M122类型是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一种。从北亚向南到爪哇、新西兰,从日本向西到西藏、哈萨克人,全部能找到O3-M122的分布。
从出现频率上看,O3-M122的出现频率最高地区为中国的云南地区、印度的那加邦土着民族上,很多民族中出现频率为100%,如独龙族等。在黄河流域的河北、陕西、山东,长江流域的湖北、安徽、四川、江西等地区的汉族人中,O3-M122都超过了80%.在北亚地区,O3-M122数量比较少,外蒙人中超过了30%,阿穆尔人也超过了40%,以及朝鲜人,除这三个人群外其他都比较少,在艾温基人出现频率为零,在布里亚特人也为零,在日本人中为22%.在东南亚地区,M122数量比较多,只有泰国、柬埔寨等地区略少,其他地区一般超过50%,出现频率从中国向南逐渐递减,到了爪哇人中出现频率只有20%,在汤加、新西兰的毛利人人也有出现,但比例都不大。
M175这三个子类型的地理分布告诉我们一个信息,我们可以推论出东亚各民族的发展史。
东亚黄种人开始可能分为四个大集团:北亚人群、黄河上游人群、黄河下游人群、中南半岛人群。
北亚人群代表了阿尔泰语系的民族,由于生活在气候寒冷地区,无法种植农作物,其他人群都无法涉足,所以很难取代他们。
黄河上游集团代表了古代汉藏语系民族(先羌,标志性基因O3-M122),黄河下游集团也是一个古老人群,他们特有的是O1-M119.大约在6~5千年前,古代汉藏语系先民开始分化,一支向西、向南发展,成为了藏缅语族、另一支向东发展,就是汉语族。汉语族部落并击败了黄河下游的古老居民,这些具有M119的民族失败后开始分化为两支,北支M119进入了辽河流域,并深深影响了西伯利亚和北亚居民的基因构成,成为阿尔泰语系民族中普遍存在的基因,南支M119向南发展,成为后来的“百越”.从此,M119基因从黄河流域消失,取代他的是带有M122的先羌人(汉语族部落)。、这段部族迁徙史,也许就是我们民间口口相传的着名的黄帝战胜蚩尤的历史传说!虽然我们找不到当年的战争遗迹,但我们完全可以找到吻合的考古和基因的证据:考古上,山东的大汶口文化从此消失了,取代它的正是从陕西河南来的龙山文化,此后山东存在的文化就是山东龙山文化!在基因上,证据更加明显,山东、河北两省的汉族人中M122和M119的比例接近200:1,超过99%人以上都是随黄帝东来者(先羌部落,M122类型)的后代,而陕西、湖北的汉族人中干脆找不到M119的类型。
经过这次原始的部落战争,汉语族的各部族控制了整个黄河流域,他们建立了数量众多的方国,这种状态持续了大约近2000年。大概在距今3100年前,一支小部落从甘肃天水迁徙到了陕西周原,就是周族人。他们在周武王的带领下,周族人消灭了商朝。灭商后,周武王率领300辆战车和5000虎贲,用了三年时间,消灭了99个方国,征服了652个方国,俘虏了410万战俘《逸周书·世俘解第四十》。在此后的一百多年间,西周分封了大量诸侯国,周族也随着分封扩散到了全国。
周族人称自己国家是“有夏”,此后各诸侯国都自称“有夏”,对外统称自己“诸夏”,夏者,本意是区域广大。周族自称自己的本民族为“华”,称外族为“夷”(异),此后凡是与周族有同源关系的血亲部族都开始自称“华胄”,称外族为“非类”“夷(异)人”,意思是非华族类,华者,本意就是高贵壮丽。从此,“华夏”也就成了这些诸侯国的统称,这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中华”两字的来历。周族人的语言叫“雅语”(夏语),在全国通行,孔子讲学,学生来自不同的诸侯国,但孔子的话他们都听得懂,因为孔子说的是当时的普通话--“雅语”,这在《论语》里有:“子所雅言”的话,不说“雅语”就是被称为“野言”“非文”,由于有着交流需要和文学推进,“雅语”最终成为了全国通用的语言,也就是后来我们说的汉语。到了公元前221年,秦始皇最终将这些互相强烈认同的割据国家统一起来,后来又经过汉朝的统一和强盛,华夏族终于发展成为汉族。
先秦的发展,使得汉语族各支系语言全部统一到周族的“雅语”下,经过长期的融合,不断的人口迁徙,到今天,长江以北的汉族人,各地之间差异已经非常小了,从山东到甘肃,都没什么差异。
秦汉以后,中原王朝开始了对长江以南地区的军事和政治控制,大量的汉族移民开始迁往南方,今天,南北汉族在Y染色体上差异很小,90%的相似性,也就是南北方汉族父系都是同源的。南北汉族的差异主要体现在mtDNA上,也就是母系来源上。
简单的说,南方汉族基本可以表示为=父系(北方汉族Y染色体)+母系(北方汉族线粒体mtDNA+溶入的南方很多的民族的线粒体mtDNA),南方汉族不但和北方汉族在mtDNA上有差异,其实他们之间也不同,湖南的汉族和福建的汉族mtDNA就不同,甚至同是广东人,广府人和客家人在mtDNA上也不同。
怎么解释11亿南北汉族人在父系上全部同源而母系上差异明显呢?其实也很简单,看看50年代时内地人迁往拉萨的情况,当时的规定,进藏只有部队团级以上干部、地方处级以上干部才可以带家属,那些年青战士和青年工人由于无法带家属,他们娶的都是当地的藏族女青年,今天拉萨、日喀则等地有大量汉藏混血儿,他们青一色都是父汉母藏,就是由于这个原因。
这在汉族南迁的历史也是类似的,迁往南方的汉族主要是由于服兵役、逃避战乱、因罪流放等因素,这些人基本都是男性,带家属的情况不多,所以他们肯定是娶了当地的女性,就造成了南方汉族有着和北方汉族相同的父系祖先,却有不同的母系祖先。(其实总体来看,在南方,来自北方汉族母系的mtDNA还是占多数,也就是一半以上的南方汉族其母系祖先也是来自中原地区的,但个别地区这个比例很少,而南方当地女性的mtDNA部分地区却可以达到85%,如广东的一些地区)。
金力李辉(复旦大学)等人的论文
一:匈奴部分:以匈奴为代表
二:东胡部分:以鲜卑、契丹、蒙古为代表
三:突厥部分:以突厥为代表
四:通古斯部分:以满洲为代表
五:羌藏部分:羌族,吐蕃
中国历史上的所有少数民族都是由这五部分演化而来的
匈奴:主体在东汉时期被汉人消灭,剩余部分西逃至欧洲,与马扎尔人融化,构成今天的匈牙利人。
东胡:秦时被匈奴灭亡,之后分成两大部分--乌桓和鲜卑。
乌桓:被曹魏消灭。
鲜卑:主体被汉族同化,剩余的演化为柔然。
柔然:被突厥击败,分化为室韦(蒙古)和契丹。
契丹:主体被女真族和汉族同化,剩余的西逃到中亚,与当地人融合,成为中亚人的一部分。
蒙古:为先秦时东胡的一部分,由鲜卑演化而来,一直生存到现在。
突厥:有可能是匈奴的一个分支,后灭亡了柔然,其自身的主体被回鹘人和汉族人所灭,剩余的向西逃窜,逐渐白人化,攻克了拜占庭,占据东罗马,建立突厥(土耳其)苏丹国,与占绝对多数的部分西亚人融合成了今天的土耳其人。、PS:奥斯曼突厥灭亡(东)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并迁入其境内定居、统治,这就类似于满洲人灭掉明帝国(当时在中国/中华没有帝国这种叫法,而是自感高人一等,为了与周边小国区别开来而妄自声称是天下,“帝国”这个词语是被后人频繁使用的对君主国家的称呼),占据中国/中华,新兴的帝制国家--清得以壮大。
回鹘:主体由丁零人构成,融入了铁勒和高车人的一部分,在唐朝时期,将突厥主体灭亡。回鹘生存到现在,即使今天的维吾尔族。
女真:来自肃慎,后为女真,为满洲,一直生存到现在,即如今的满族人。
党项:羌族的一部分,后被蒙古人灭亡。
羌:一直生存到今天。
氐:匈奴一部分,后被汉族融化。
吐蕃:也就是今天的藏族,是古代羌族的一部分。
羯:匈奴的一部分,在公元4世纪被汉人冉闵一次性屠杀20万人,导致羯族灭种。
关于汉人的由来,汉人的前身是华夏人,“汉人”的概念就类似于现在被广泛宣扬的“中华民族”一词之概念。汉人一直都是一个人文概念,而非自然概念。由于其开放性和包容性,汉族的发展历史中,一直在和其他民族融合。其血缘稳定下来其实仅仅是最近四五百年的事!当时有点象现在的美国,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那么我们是古代不同族群(以华夏人那一支为主)相互交融产生出来的混血族。
不同的民族(人文概念、但是却有着很重的血缘因素)可以属于同一种族(自然概念),不同种族的人也可以形成一个民族(极个别的情况)
汉族属远东人种(北方蒙古利亚人种和南亚蒙古利亚人种的混血人种)。汉人以黄种人血统为主,同时兼有白人血统,甚至黑人血统。
北方汉人和南方汉人同为姬汉苗裔,虽都是早期汉人的正统后裔,但其体貌特征相差悬殊,在遗传基因上的差别程度甚至超过当地的汉人和当地的少数民族----比如说,在一般情况下,我们普通人难以区分北方汉人和满洲人、蒙古人,但我们能很容易区分北方汉人和南方汉人。基因学的研究结果发现汉人与当地少数民族融合程度之高超乎想象,也就是说,如今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各大民族之间或多或少都有些亲缘。
北方汉人和南方汉人其体貌特征相差悬殊,不仅与气候有关,还与汉族的历史发展有关。现在的北方汉人和南方汉人都不同于早期的汉人,但都是早期汉人的正统后裔。-------姓氏基因学为此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由于Y染色体在男性遗传中的稳定性,男性的Y染色体必然和其祖先的相同,也就是说,同一姓氏的男性应该有相同的Y染色体。在我国的汉族中同姓氏的男性Y染色体的吻合得非常好,超过95%同姓人是相同的。这里我主要是想从侧面反驳一下那些声称客家人和汉人无关的家伙之无理论述。
正是由于汉文化的包容性才造就了我中华数千年的辉煌!!!
北方与南方汉族的区别
从外观上,能很明显的分辨出两者的区别。、北方汉族种族上属于远东人种,南方汉族属于南亚人种与远东人种的过度种族。
但从一个更大的角度讲,东亚各民族,都属于蒙古利亚人种,既黄种人。亚洲的黄种人,可以大致的分为北方蒙古利亚人种和南亚蒙古利亚人种两种。而这里所说的远东人种,实际上是两者的混血人种。
但远东人种也具有一定的独有特点。如身材比两者都高,颧骨靠近眼睛,肱骨粗壮,头发最粗,最直,最硬等等。
关于汉族人种的文化确实让我们很吃惊,汉族的人口是最多的一个民族,但是每个人都长着不一样的脸,这让我们根本无法与人种联系在一起,没想到人种的特征都是大家拥有的。
你可能会喜欢
壮族婚服怎么样_壮族婚服图片欣赏
壮族分布地方_壮族人口有多少?
壮族姓氏起源发展的历史
云南壮族的饮食特点是什么?
壮族有什么传统节日?